第24章:不宜广泛参与的大会

回到茂盛胡同的四十号院门口,阎解放下了车子,暗自运好了气力。

这里没有关老爷子、破烂侯的那种无怨无悔的豪迈之情,更没有冉家隐隐的书香气。

芸芸众生身处嘈杂红尘,嘻嘻哈哈、吵吵闹闹是难免的。

这个院子里有的鸡毛蒜皮、家长里短,有的是斤斤计较,甚至是尔虞我诈。

如果说想要改变这个大院里的谁的话,只要看看何雨柱总是梗着的脖子,看看许大茂总是奸邪冷笑的神情;

只要看看秦淮茹总是扬着白脸抢饭盒,再看看易忠海大义凛然却很冷漠的脸……,就知道那是妄想了。

想要改变别人,应该或者说不如改变自己。以适应环境,适应不同的环境。

既然某位女大家可以抡起木棍,向邻居讨道理。

那么阎解放为什么要以救世主一样的悲悯,更会无果的姿态,出现在这个大院呢?

即便他想,环境也不允许。

“解放,你怎么才回来啊?”何雨柱兴冲冲地凑近前,低声笑得几乎喘不过气来,“等会儿,马上就有好戏看了!”

说完,他着急忙慌地跑去了院外的公厕。

阎解放把自行车放回屋门口,三大妈招呼一声:“解放,赶紧洗手吃饭!”

妹妹阎解娣走近前,笑嘻嘻地说:“闻到了没有啊?!”说完,她仰起头、抻长脖子,在傍暮的寒气中使劲吸了吸鼻子。

空气中弥漫着炖鱼的香气,别说阎家人,就是整个院子的人,也都能闻得到。

弟弟阎解旷走过来呵呵地笑着,压低声音说:“差点儿就被咱爸把这条鱼‘送’去了鸽子市!”

三大妈连声催促着:“都赶紧的!”

她的话音落地,屋里走出一位年轻漂亮的女性:“阿姨,我帮您吧?”

阎解放抬头看去,正是即将成为嫂子的于丽。

这样的情况,再加上弟弟妹妹刚才说的话,他大致明白了:那条草鱼之所以没被父亲阎埠贵卖掉,是因为于丽及时“赶到”,致使前者不好意思了。

总是自己钓来的、不是用钱买来的鱼,阎埠贵只得勉强认可把它当做了招待物品。

剧中的于丽,与这个时代大多数女性一样,是吃苦耐劳、勤俭持家的女人。

和阎解成结婚以后,她任劳任怨地过小日子。后来,她和阎解成一起创业,小日子过得算是红火。

至于连带她在内的阎家孩子们,对阎埠贵、三大妈吝啬不孝,那是另外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