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科长藏在镜片后的眼睛一厉,皱眉问:“你们想加塞?那可不行,工人们的生产任务已经很重了。现在加订单是肯定完不成的,最快也得一月份才能交货。”
许厂长知道每个厂都会有一批机动物资,以防万一。
像他们啤酒厂,也是随时留着两百箱左右的啤酒,以备不时之需的。
他们今天过来,打的就是这批机动物资的主意。不然,就算临时赶工生产,也满足不了啤酒厂的生产需求。
许厂长斟酌着说:“反正今年马上就要过去了,你们的机动物资白放着也是占地方,不如就……”
他的话还没说完,就被李科长打断了:“许厂长,真不是我不想通融。那些物资是我们厂长说了算的,他下过死命令,不能随便卖出去。这事我可做不了主。”
玻璃厂的产品又不像食品厂的产品那样有保质期,他们厂的机动储备甚至可以放好几年不动地方,根本不用操心。
两人你来我往几个回合,一个极力劝说,一个拼命摇头。
眼瞅着就要僵持住了,戴誉在仓库附近溜达了一圈回来,指向仓库里一个角落笑道:“李科长,咱们荣兴厂不愧是全省最大的玻璃厂,居然连玻璃棉都有,这玩意可是新兴事物,不多见。”
闻言李科长矜持地笑笑:“我们厂有自己的技术队伍,这种玻璃棉毡就是由我们厂的工程师根据玻璃纤维的特点自主研发的新型保温材料。”
听他说那是新型保温材料,许厂长下意识看向戴誉。
戴誉对他隐晦地点点头,又示意他去看在仓库角落里堆放着的大批玻璃棉毡。
继而转向李科长,遗憾地笑道:“这玩意好是好,可惜大家不识货啊。要不是在科技报上读到过相关介绍,我也认不出来。看那上面积的灰,这批货至少在厂房里搁置半年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