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厂长哈哈一笑,看着很是爽朗,却婉拒道:“我看到杨厂长了,过去打个招呼。专访的事你跟我秘书小郭约时间吧,不过宣传口的同志还是要多报道一些工人阶级的典型事迹。”
戴誉目送赵厂长离开,心下却琢磨开了。
吴科长应该不会拒绝为领导唱赞歌,况且啤酒厂的几个厂长确实都是能力很强的实干派。到时就算不能登上日报,只在厂广播站播送一遍,也算对领导有个交代了。
有了新闻素材,又没有了得罪领导的后顾之忧,戴誉下午回到办公室就开始动笔。
洋洋洒洒书写几千字,完成了一篇名为《退伍不退奋进志,转岗不转报国心——记抗战英雄、滨江市第二啤酒厂包装车间副主任牛洪彪》的报道。
下班前他将草稿拿给吴科长过目。
不知是他运气好,还是素材确实符合要求,吴科长这次难得地没有一票否决,只让他投去省日报社试一试。
得了吴科长的肯定,戴誉心中大石落地,下了班直接去供销社拎了两瓶水果罐头和一篮鸡蛋,便按照打听好的地址去了牛洪彪家里,拍下了一张牛主任养伤的相片。
至此,戴誉的国庆特刊稿件任务算是基本完成了,自己能做的部分已经尽量精益求精,最终能否被录取就看报社的了。
平静的日子没过两天,吴科长又给宣传科的三个小卒指派了新任务。
“科长,你说啥?我没听清!”戴誉揉揉耳朵,怀疑自己听错了。
“我说,机械厂要举办一场十周年厂庆演出,而且恰逢国庆,厂里想要大办,咱们这些下属小厂也要参加。你们三个,尤其是徐晓慧,要争取一下演出报幕员的工作。另外,咱们厂里也要有选送节目,这事由工会负责,宣传科协助。”吴科长不厌其烦地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