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大英公务员最新章节!
驻印英军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规模,印度大起义期间。英国从本土调集五百个英国营,相当于二十万英国士兵。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派驻印度的常备军有近七万人。
同时不包括不列颠印度军队的英国籍军官和士官。在二战期间,从自治领和英国本土调集的派驻印度的军队大致在三十到五十万之间。这不包括二百三十五万印度志愿军中的英国军官和英国士官。
目前驻印英军和战后各地的英军一样,处在撤离当中,但英属印度各地还是有十万的规模,艾伦威尔逊觉得十万规模的英军就足够用了。
可以保证十万英属印度公务员的安全,不要看英军人数不多,在二战当中的东南亚战场上明显也比较一般,但并不代表英军真的不能打。
整个英军的某一部分还是非常可以的,只是英国作为一个专注于海军的国家,陆军只能应对一定规模以下的战争。
一旦战争规模超出了整个界限,英军的表现就开始拉胯,同时英军具有大英帝国的一切优良传统,比如说卖队友。
至少面对印度人的时候,艾伦威尔逊绝对有这个自信,他不相信十万英军会在英属印度被歼灭,国大党和穆盟的高层,也没有这个胆量。
最关键的是,因为对待英属印度的意见不一致,伦敦现在本身对如何处理英属印度也是不一致的,但艾伦威尔逊和英属印度的公务员,对怎么处理可以很快就达成一致。
做决策的时间肯定比遥远的伦敦要快得多,艾伦威尔逊的归来让很多人都非常高兴。但这绝对不包括蒙巴顿本人,他发现自己的女儿越发的不听话了。
看到女儿的表现,如果粗俗的一点想,如果艾伦威尔逊想要把女儿办了,女儿估计就会高兴的打开双腿。
幸亏他已经听到了一定的风声,伦敦有意把自己调往地中海舰队,到时候只要把女儿带走,就可以远离这个杀奔回来的年轻专员助理了。
艾伦威尔逊这么忙,当然不知道帕梅拉蒙巴顿父亲对自己的恶意,他正忙着拔剑四顾,看看有没有需要自己挺身而出的地方。
问题是很多的,可是不一定需要他亲自上阵,他不能削弱和平教徒,所以杜兰线用不上。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的领土争端起源于杜兰线,杜兰线出台于一八九三年。
在英国压力之下,阿富汗接待了以英属印度外务秘书杜兰的代表团,阿富汗被迫接受了杜兰协定,同意了英俄关于阿富汗东部边界的安排和英国划定的阿南部边界。
当时英国向阿国王拉赫曼提交了以英文写成的杜兰协定,主要内容是划定阿富汗和英属印度之间的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