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知道得一清二楚,他们都不能糊弄说这些数字不对,这个上限不准确什么的,简直是悔不当初!
就如同苏叶说的那样,没有哪里的茶叶、丝绸和瓷器比大清更好的了,虽然增加了关税和上限,商人们束手束脚的,却还是有赚头的啊!
只不过他们回去后把这边加的钱都落在卖的价钱里面,加价卖不就完事了,完全能补偿自己这边的损失!
皇帝又担心有人阳奉阴违,卖给西洋人表面是一个价钱,暗地里却不是,数目也可能不对,于是又想了个办法。
比如茶叶都是从六大茶山出来的,那么就专门设了一个部门,让茶山主人把茶叶通通送到这个部门来,再统一卖给西洋人。
而且规定茶山最多两成能卖给西洋人,其余的都给本地人。
其他本地铺面是绝不能卖给西洋人,西洋人只能从这个部门来采买,直接一刀切,让西洋人不能用威逼利诱的方式从其他人手里买到。
私下要敢随意卖给西洋人的,就等着官府抓起来吧!
只有一个地方卖,卖多少就是统一价格,西洋人觉得贵都不能讲价。
部门里都是官员,不做生意的,给了一个价格就是这个价格,你不买就退出去,让后面的来。
原本就只有两成茶叶,先买先得,后买的可能就没了,西洋商人管什么贵不贵,先买下再说!
另外丝绸和瓷器也是这么弄,西洋商人是一边叫苦不迭,但是一边又挥舞着金银挤进人群拼命买买买!
这三件东西采买的时候是部门统一给一个价格,再卖给西洋人自然是另外一个价格,差价全进了国库,户部尚书每天看着账本笑得见牙不见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