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哗啦哗啦”的雨声,伴随着闷雷声,无比的热闹,十分噪杂。
以往茅草屋里,还能听见鸡鸣狗吠的声音,可现在除了这雨声,什么也听不见了。
声音这样大,在家里干什么都不会被发现的吧?
沈声默眼珠一转,对沈槐说:“爸,你辛苦了爸,为了慰问你,我今日特地准备了一曲来为您助兴,请看——”
说到后面,已经很自然的转换上了戏腔。
这孩子,学戏的日子不长,唱起来倒是有那么几分味道。
尾音婉转,调子一分不差,十分悦耳动听。
天生的戏料子,一旦认真起来,把从小学戏都给比下去了——沈槐说的是自己。
说句公道话,沈槐当初学戏的时候,若是和沈声默学一样的时间,是没她今天这样子的。她从夏到秋,已经颇有模样。
这一点就是沈槐也比不上。
沈槐已经习惯了时不时被她吓一跳,听见这戏腔,忍不住回头去看她:“你又搞什么?”
这一回头,就看见沈声默已经起了范儿,站好,摆好姿势,单山膀,目光直视,眼睛瞪圆,随时开唱。
“小女子沈声默为您带来一折《苏三起解》,请听——”她捻了一把草,当做苏三的解锁,把自己捆住。
苏三起解是京剧《玉堂春》里的一出,是京剧里的开蒙戏。
当初沈槐学戏的时候,从这个学起,如今也是从这个教起。
这里不是戏台子,这里是陋室茅草屋,这里没有大帷幕,没有大戏堂,但沈声默却一秒入了戏。
她的身后没有帷幕灯光,有的只是摇摇曳曳昏昏暗暗的天光,也没有伴奏的梆子二胡,有的只是雷雨震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