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页

孙红梅在地里刨坑,身边老姐妹儿道:“晓得不红梅,今年工农兵名额是谁?”

“不晓得。”准确来说不太关注。

来乡下的皆是家境条件不太好的,家里好几个兄弟姐妹,房子不够住,毕业后粮食不够吃,再加上一个家里只允许留一个孩子,其他孩子必须下乡……

原顾家生产队不接受任何知青了,但上面下达任务,每个生产队都有指标,你不接受也不得行啊。所以每年还是有知青下乡,来到顾家生产队。

有先见之明,支书和村长都会给上头打招呼,塞知青可以,必须是那些安分的。没办法,现在顾家生产队前景好,发展劲头十足,县长都让着,更别说其他人了,事事以顾家生产队为先。

于是,这几年没再闹出刚动荡时期的花样来。

有些新来的知青,不清楚顾家生产队现状,只觉得在乡下刨食,还不如努力争取工农兵名额,一年走了几个,轮到今年,也不晓得是夏知青自己考上的,还是村长把名额让出去的。最终结果是夏知青拿到了这个名额。

“是夏知青!”

孙红梅拧眉,“夏知青不是对工农兵不感兴趣吗?”

“可她和黑娃闹出那档子事,村长可留不得她。”

生产队里面还不晓得其内幕,所以对黑娃和夏知青的留言传得一板子一眼的。

孙红梅:“哎,你可别乱说,村长可不是以权谋私的那种人。”

“说的也是,可咱们大队的人信,那帮子新来的知青可不信,这会儿正在村长那儿闹呢。”

“哦……”

老姐妹看孙红梅没啥精神,撞了撞对方胳膊,道:“咋了?这么萎?”

孙红梅叹气,“还不是我那二儿媳妇,带着狗蛋去大牛那儿了,说是要训练狗蛋的体格……训练个啥啊,健康就成了,还指望狗蛋去部队啊?家里有个部队出息的就差不多了。我就希望狗蛋去城里找个职位,安安稳稳的,吃商品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