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不想再让自己的孩子也重蹈他们的覆辙。
原先,他们也听说了贺兰村来了个支教老师。来支教老师又不是头一次,但以前的都是没几天就没影了,就再也没回来过。
没想到,这次这位老师不但教了这么久,竟然还没过完年就回来了,而且还把贺兰村的娃子们教得这么好,这让来挑水的张家村村民一个个开始有了自己小心思。
回去的路上,他们开始说起这事。
“你说……咱们村咋就不能来个老师呢?咱们村也不比贺兰村差啊!”
“谁说不是呢。不过这也看运气,以前咱们村的老师可比贺兰村的老师待的时间长。”
“再长有啥用?还不是没一个月就走了。听这贺兰村这个老师,都教了半年了,这次是回家过年,没想到都没过完年呢就赶回来了,你说他们那村子有啥好的,能让一个城里的大学生这么急着回来?”
“我说大妹子,你也别酸了,俺到是觉得,咱们两个村子离得也不远,回头让村长问问临村的,能不能让咱们的娃子也去他们学校念书?”
“这到是个好主意……”
“好什么好!你是没听说过还是咋的?不知道咱村村长跟临村村长不合啊!”
“啊?还有这事?”
“切!那是,还是因为当年……”
“行了,村长的事咱就别念叨了,回去装不知道,先问问村长到底啥意思,能不能让咱们娃也上了学!”
“……”
几个张家村的村民挑着装满水的扁担,一路说着走向了张家村的方向。
许可虽然提前回到了贺兰村,但并没急着开学。学生们的父母还都没离开,应该让这些孩子们多些时间与他们的家人团圆。
以前在北京的时候,许可也见过很多在工地工作的农民工,他们每日忙忙碌碌,为了保住那收入可怜的工作,还要受工头的气,对所有人和事都要谨小慎微,过得异常艰辛。
只不过,在大城市中,尤其像北京这样高速发展的首都城市,如此农民工几乎遍地都是。许可似乎从来没有认真的想过他们的生活和处境,因为那与他无关。
只有在浅浅的印象中,那些农民工被生活所累,表情麻木,就像个只会干活的机器人一样。
可同样是这些人,现在回到了他们的家园,与亲人团聚,许可再看他们时,竟发现这些曾经麻木的农民工,原来也是这么热情和可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