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4. 谢双瑶闻过则喜 鸡笼岛.谢双瑶 统治……

买活 御井烹香 2825 字 2023-04-04

【倘若六姐想要缔造的是大同社会,奴隶在大同社会中又能取得什么位置呢?这两个词似乎完全处于两个方向,大同社会消灭剥削,而奴隶恰好是剥削的产物。虽然买地是不许蓄奴的,从买地内部社会来看,似乎是人人平等,但谢军主通过赋予自己独有的,蓄奴的特权,完全剥夺了活死人的许多权利,把特权集于自己一身,固然这种特权她或许并未为自己牟利,可如此的特权,和皇帝这样的独断专权者又有什么不同呢,似乎还比皇帝要更进一步呢!】

【而这样的特权,带来了统治上的便利,从而在社会内,经过她赋予而得到的平等,又是真的平等吗?这种平等完全不如政治课本上所说,是百姓觉醒、争取来的结果,而是自上而下的神恩赏赐,这又是现实和课本极其荒谬,甚至可以说是互唱反调的矛盾。】

【这样的矛盾长期存在,只会造成两个结果,要么是政治课本完全被当成八股文一般的敲门砖,‘入得门来,谁做八股’?那么就完全失去了开设政治课的意义,政治课永远都生产不出军主想要的道统门生,要么便是政治课本教导出的全是买活军的叛逆,视六姐为大奸大恶之辈……不论哪一种结果,只怕都不是军主乐见,而买地官僚竟无一人能上书直抒此点者,可见买地若非人才匮乏,便是官制不合理,言路不通也!】

“可见买地若非人才匮乏,便是官制不合理……”

谢双瑶喃喃读出声来,她推了推眼镜,往后倒在椅子上,继续往下看去——这封信后续也没有多少了,无非是表达了对信中这两种矛盾的迷惑与不满——对于政治教育上的矛盾,笔者主要是迷惑,对江南政策的矛盾则主要是不满,可以看得出来,作者肯定是江南百姓,也一定在生活中目睹了之江道百姓的种种困难和不便,所以语气上都是带着情绪的。

写到政治教育、政治理念的矛盾时,他便理性多了,回到了一贯就事论事的口吻,当然,这不是说他提出的问题就不那么尖锐了,这一整封信的尺度都是极大,甚至有些言语可以说是当面指着她的鼻子在痛骂了,什么‘特权集于一身’,‘比皇帝还要更进一步’,写这封信的人胆子是真的很大——骂她,当然也是需要胆量的,但其实骂谢双瑶的儒生并不少,否则也就不会有张天如这样的文人来组织反击了,但之前骂买活军的文章,都是站在老式学问的角度来反驳买活军的论调。

比如说,通过论证封建王朝也维护百姓权益,来证明买地所谓的‘封建王朝统治阶级是有产者’的观点非常错误云云,这还是在自己的山头骂另外的山头,立论角度以自己身边的见闻为准,举出的例子也是在封建王朝这里的例子,可以轻松看出来,骂她的人对买地的真实情况并不了解,也不能真正认可买地的道统,不过是泛读而已。

但这个写信者,却是完全钻进了买活军的道统中去,学得已经很深入了,至少完全了解了买活军‘立于民心’的理论基础,并且能熟练应用这一点来解读买活军在江南政策的缺失,谢双瑶看完这封信的感觉,是他不但懂了,而且对于这个道统还很有好感,甚至因为买活军背离道统的行为而感到痛心,在文字之间,能够感受到这种情绪。

——光是这点,就很难得了,因为对大多数敏朝的权贵来说,封建王朝统治阶级是有产者——这种总结就是完全正确的,天下不就是天子和士大夫共治吗?想要百姓做主,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如此信中这般,认为买地以百姓为统治者的立场,完全无错甚至比较先进的想法,就算在买地,都不能说是很多见。谢双瑶是知道的,买地的百姓,大概十成里有九成根本就不知道政治课本说的是什么,也丝毫不认为自己是买地的主人,还是用传统的认知角度来看待自己和衙门的关系。

而且,这个笔者还有胆量直接指出现状和买活军道统的矛盾处——当然不止一人意识到其中的问题,但敢于用如此激烈的言辞来形容、讥刺她,甚至要求张天如来转达信件,给买活周报投稿的,这还是第一人。谢双瑶相信,以此人的智慧,不至于不知道买活军在江南的影响力,虽然他用的是笔名,但以买活军的能力,要定位出他的真实身份肯定是不难的——真就不怕惹怒了自己,随口一句,就让他和全家吃不了兜着走啊。

一个身在敏朝,一次也没来过买地,却敢深入钻研买地道统,甚至投稿质疑《我们真的需要君主制吗》,也敢写信投稿公然大骂买活军政策疏失、道统矛盾,甚至还和张天如商量,如果买活周报不发,他该怎么通过发揭贴的方式在江南本地增加影响的年轻人——买地估计他是没什么朋友,也不好委托张天如做这种事(不过谢双瑶感觉张天如本人说不定会自告奋勇)。对这个年轻人,谢双瑶的评价只有一个‘勇’字,是真大胆,不是假的,就这勇气和能力,这个人不管做什么事应当都能做出些名堂来。

“黄德冰……是他啊,那就说得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