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烧制玻璃之前,陈瑜见了柳榕村的这些人。
田忠带着村子里的人跪倒一大片,他们是真心实意的感谢苏家,因为苏家的庇护,他们吃得饱穿得暖不说,家里都能盖新房了。
对于这些百姓来说,活得好谁在乎是不是奴籍?
以前不是奴籍,可日子过的朝不保夕,有什么用呢?
陈瑜让这些人都起来后,说了这几日自己想出来的治理法子。
大片土地分成三份,一份用来种植七星椒和一些蔬菜瓜果,这些蔬菜瓜果是早就在苏家菜园子里过了明路的,所以非常适合在柳榕村做试点,而蔬菜的多样化会带来的收益也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一份用来种植玉米,另一份田地用来种植大豆,这些都是苏家的原料基地。
与此同时,以田忠为首,村民也分成三组,各自负责一部分,成立三个小庄子,三个庄把头,分开的好处是互相牵制,便于管理,苏家安排的管家是苏家族谱上的人,这样的人用起来最踏实。
人嘛,明知道是错的也要做,追其根由是因为犯错的代价太小,而苏家的族谱规矩摆在那,若干违背惩罚是他们承受不了的。
做这些的时候,陈瑜都会拉着潘玉玲坐在自己身边,不说让她学,但会小声告诉她每一步安排的理由。
潘玉玲学的认真。
庄子上的事情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处理完的,办好这一切后,陈瑜就让潘玉玲上手在瓷厂这边练一练了。
换做潘玉玲坐在主位上,陈瑜在旁边多数的时候都是闭目养神,只用两只耳朵就可以了。
心里盘算着老六媳妇儿可以在最后带去京城。
这是苏家发展的必然。
郑月娥在苏家庄的威望不低,这里也是苏家的根基,但京城必也会有苏家的一席之地,那边也需要有个掌家夫人。
再者,潘凤阁往后的仕途到底能多高不可估量,定居京城是时间问题。
就算是京城中的勋贵大族,在苏家和潘家的加持下,潘玉玲不管到哪里都不会让人看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