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三个好理由

铁血宋徽宗 文绎 2299 字 2022-10-01

也已经深了,林玄礼在熬夜修改自己的大计划。叽叽歪歪拒不奉诏的朝臣们虽然很烦,但也提出了很多问题,大部分都是他已经想过还没彻底说清楚的事,他要把这些事给朝臣都解释清楚,最起码要争取到一半以上的支持。倒行逆施不可取,他们虽然有历史局限性,但不是傻子,事情讲的条理清晰时,会有人理解的。

林玄礼喝掉一杯浓浓的点茶,托着腮想:现在大部分人都认为我有点疯疯的。。。等到再过一百年,他们就会知道我的高瞻远瞩。

写完《出售火器计划(第三版)》,揉揉脸,吃了两把酥酥脆脆咸咸甜甜的虎皮花生:“把奏本都搬过来,看完再睡。”

搬过来一看,嗯,反对意见,反对意见10,最后两本分别是谢宝和另一个武官诚惶诚恐的辞呈,一个说要归隐田园专心修行,另一个说要回家侍奉五十岁高龄的老母亲。

林玄礼:“哎。我不过是让你们……”这不是忌惮,也不是试探,大可不必摆出

一副战战兢兢的样子退避。

原本想用商人而非官员——当然不只是陈庆一个人,机会是平等的。

原因有三个:第一,当前的商人重利又缺乏长远眼光,能便宜买武器时他们就不会砸钱研究造,加上一点防盗技术几乎不会发生技术泄露。历史上大宋的火器被金国、蒙古抄袭,不是因为交战时有没爆炸的被人破解了,而是工匠全家被抢走。

第二,商人没有良好的军事素养,在海外练兵,一样是散兵游勇,至多是军阀混战的兵力,除了陈庆之外其他人基本上弄不出纪律部队。

第三,每个商人最想做的都是光宗耀祖,衣锦还乡,只要朝廷给他们封爵、封官,这比称王还体面,会和朝廷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

被朝臣们危言耸听了这么久,就考虑官方成立东印度公司,让合适的武将,带着无牵无挂的水军,出去做个封疆大吏、海外天子。满朝文武翻来翻去,就谢宝他们俩还算有活力、敢于稍微犯忌,狄谏都不行,狄谏这个人吸取了父辈的经验教训,太老实谨慎。结果只是试着和俩人说了说自己的大计划,吓得二人立刻辞职。

他也只好在奏本上好言好语的批示:我就是问问,武臣之中最信任你们两个,既然你们不愿意,朕再问问别人。辞职就不必了,你们工作不忙。

高蜜值夜班,童贯已经准时休息去了。这时候恰好端茶过来,偷眼一瞧,看的清清楚楚,立刻愤恨道:“官家和他们说的事,虽然有些危险,但他们这些做官的,一个个都说愿为官家肝脑涂地,在所不惜,等到官家把事安排给他们去做时,又都开始贪生怕死了。”

林玄礼无奈的笑了笑:“不是。”

高蜜吹捧道:“官家近年来脾气越发好,柔和的像菩萨神仙一样,到叫他们一个个的跳起来作威作福。天底下的东西都是官家的,别说是卖,就算是送人,他们管得着么。一个个的,全都不奉诏。”

林玄礼叹了口气,往后一靠:“你不懂。这事儿我没跟他们说明白。其实。。。这件事没法说清楚。”

[陈庆傲慢,其他的海商会有身份和目光产生的局限性。我不指望他们能在国外孤立无援的情况下称王称霸,只要他们去打下基础——普及儒学、普及中国话,给大宋的征服做好准备。出海殖民的海商必须多,人多才难成气候。]

[官员绝不会做这件事。能到我眼前的,都是读圣贤书,满口仁义道德的人。这种人能党争,能内卷,不可能出去为我抢劫。只有不择手段的商人才能做这件事。]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他们的首领不能太高瞻远瞩,只要一心想着兼并土地就是最好的。]

[最近十年让百姓休养生息,很好,总人口增加了一百八十多万,我都不知道他们怎么这样能生,但再过些年,激增的人口就必须向外扩张。官员和商贾兼并了万倾良田,这是个收回被兼并的土地的好机会。]

[我的商业帝国里上数的人,居然没有一个愿意做这事儿的,啧。]

高蜜确实不懂,只是虔诚的看着他:“官家,倘若您瞧得上高蜜,不论上刀山下火海,或是出海数十年,小人什么都愿意,绝不说半个不字。”

林玄礼凝视着这个从自己小时候就跟在身边的内侍,他现在已经三十岁,面庞倒是比较年轻,看起来,还挺真诚的。

高蜜趁热打铁的道:“那些文臣武将,各有各的家世牵挂,上要光宗耀祖,下要挂念着子孙后代。唯独小人等阉人,无牵无挂,一心只想着为官家效力。各地监军,禁军三帅,就连官家现在最看重的市舶司,用的都是阉宦。像出海作战这种事,官家一样可以用小人。小人在官家身边习文练武多少年,绝非酒囊饭袋。杨思勖做的,小人也做的。”

林玄礼沉吟了一会:“你说的有道理。”好有道理,几乎说服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