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策这样的做法,当然显得很有诚意,却也让王易,背上了不小的麻烦。
从会稽离开之后,王易并没有回到吴郡,吴郡现在有关羽和陈登镇守,足够了,只要毗陵典农校尉之地能够建立起来,那么吴郡将会成为刘备军粮食最大的来源,毕竟这里的土地之肥沃,甚至还要超过徐州的东海、广陵,以及整个淮南之地。
和淮南还有徐州比起来,吴郡最大的好处就是彻底的在后方,到处都处于保护之下,可以加大投入来发展,有了足够的粮食,才能养活足够的人,现在王易已经考虑宣布增加人口的举措了,不过去年淮南大旱,粮食还是略有不足,今年的夏粮丰收,粮食堆积如山,正是宣布这个政策的时候。
和刘备商量了之后,很快的,刘备现在治下的东海、下邳、广陵、淮南、丹阳北、吴郡和会稽北,就开始宣布了一条新的政策。
普通的自耕农,原本是只需要交两成租子的,如果家里有三个孩子,那么就只需要交一成的租子。
屯田兵--这才是大头,毕竟现在刘备治下,绝大部分土地,都是屯田兵在耕种,自耕农本就不算很多。
屯田兵本来是和官府合作,官府出种子和农具耕牛,屯田兵耕种,产出五五分账,这其实已经算是很重的税赋了,当然对于屯田兵们来说,在乱世,哪怕是这样的税赋,也算是相当不错了,毕竟他们都是已经失去了生产资料的可怜人。
而现在,刘备宣布,如果屯田兵一户的未成年孩子达到三个,那么就减租一成,如果达到五个,那就减租两成--有本事你有十个未成年的孩子,那么你的租子,就和普通自耕农一样,只有两成,同时田地归你!
当然,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屯田军户,还是不多的。
这一两年就要有十个孩子,总不能一胎十宝 ……
这样的政策,暂时来说,不会有什么影响,不过长远看来,必定会刺激到治下民众的生育率,以刘备现在治下民众的基数,其实已经很可怕了。
刘备在徐州的时候,治下差不多就是两百万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