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王易在汝南收到曹操在宛城大败的消息的时候,时间已经走到二月底了。
在汝南,王易确实消息不太灵通,他只不过是和徐州方面一直保持着联系,依靠一部分糜家的客商传来的消息,才能知道天下的一些动向--而这些消息联络的人,他们最关键的作用就是在刘备出兵之后,告诉王易,现在双方是否已经相持,在哪儿相持。
从下邳出兵的话,如果袁术反应及时,战场也许会在兖州境内的灵璧,那里是大军对峙的好地方,如果反应慢一些的话,那对峙的地方,多半就会是淮南境内的阴陵,那里是寿春的门户,一向驻扎着重兵,就算袁术反应过慢,在那里,双方也是会相持的。
而在双方相持之后,王易则会率领大军,沿着汝水,直达寿春--寿春是袁术的老巢,防守坚固,而且依山傍水,堪称坚城,然而如果袁术的大军都在前线与刘备大军对峙的话,寿春就必定不能紧闭城门--寿春内的粮食,是要不断地运往前线的,那么混进去之后,要破门,就显得简单得多了。
寿春一旦拿下,袁术的前线,不管有多少兵,那也只有崩溃一途。
王易的一切,都是为了接下来这一战做准备的,只不过在汝南居然碰到了徐庶,提前为便宜老爹拉来了这个牛叉的军师,那也是王易没有想到的。
不过接下来作战,就要看这位军师的了。
其实水镜门下这三名最出色的人才,他们都是特长各不相同的,诸葛亮堪称全才,不管是在后做内政、在军中练兵,还是临阵讨贼,大战略的决定,具体战术的指挥,甚至如何攻城,如何野战 ……这些东西,诸葛亮都会,只不过他最早最擅长的,还是内政,在刘备军中起到的是类似荀残的作用,主抓内政,同时参与一部分练兵,加上为刘备制定接下来的战略目标,典型的是智囊,而不是谋主。
而当时给刘备当谋主的,是庞统。
庞统此人在战场上,奇谋百出,角度极其奇诡,为刘备谋划的取蜀的计策,几乎算尽了蜀中所有的应对方式,可惜天不假年,攻城的时候被流矢射中,以至于凤雏未能展翅,便已夭折。
而徐庶呢?和诸葛亮还有庞统都不一样,他内政能力一般,也不擅长出那种
奇谋,然而他却擅长临阵指挥,不管是以八门金锁阵破曹仁,还是率兵取下樊城,都展现出了徐庶正面指挥作战能力的出色,可惜和庞统一样,都因为各种因素,没能给刘备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