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城那等产粮之地种马草,萧灼华是真不知道沐瑾怎么想得出来这招的。也幸好肥料目前已经在试种植阶段,如果连续种上几波,确实对作物有增加,且无害的话,便可以投产了。有肥料,便不怕牧草把地肥耗空。
第200章
京城
登基为帝的英国公已是年过花甲, 须发皆白。
年岁大了,精神不济,加上刚登基, 既要忙着收拢各郡, 还得盯紧东西两侧的强敌,诸事繁忙,劳累不已, 如此一来, 身子就不太挺得住,时常咳嗽,偶有低热,也只能强撑。
如今东安关失守引起的连番变故,亦是令他头疼。
战事嘛,不外乎就是怎么打的事。可他想到柴绪, 只能深深地叹息。
若说柴绪没本事, 倒也不至于。他一手教出来的儿子,文韬武略还是过得去, 太子萧彰跟陈王萧显兄弟对决同归于尽, 便是柴绪隐在后面推波助澜促进的,连杀光沐弦母子三人都是他派去的人, 就是要让沐真逼宫,跟萧赫对上,引得萧赫跟成国公府斗起来, 悄无声息地收拢了禁军。
派人暗中引导赖瑛谋清郡,又将赖瑛的外室子女护送到赖敬忠身边, 引得沐氏跟赖氏、赖敬忠跟沐真、沐瑾反目成仇, 最终让成国公府也成为过往云烟, 这些都是柴绪的手笔。
可要说起用兵打仗,通过柴绪打长岭关,英国公已然看出柴绪缺少敢冲敢拼敢不要命的气势。柴绪的顾虑多,要事事算好再动,没那份敢以性命相搏的拼劲,豁不出去,在带兵上,就差了许多。
英国公甚至怀疑,柴绪是不是见多了萧赫杀儿子,以及柴绚被擒后,他不赎不救,在堤防他?
要不然,长岭山兵败之后,就该立即收整兵马直奔东安关。京城的守城粮再是不能动,要等南边的粮到,真到这种战事紧急的关头,他当亲爹的,能不调给他吗?
柴绚被擒后,直接就被送到淮郡,押送他的人连口气都没歇,进城后直奔萧灼华的府邸。萧灼华见到柴绚,话都没一句,当胸一剑捅进去,柴绚当场没了声息。之后,又令人一把火烧成灰,洒进了河里。
老三落得挫骨扬灰死无葬身之地的下场。他做亲爹的岂能不痛心,可事成定局,他又能如何?怎么赎?怎么救?
柴绪接到招他回京城的诏书,匆匆赶回,进殿就见到老爹在叹气。他上前行了一礼,唤道:“父皇。”
老英国公压住喉咙和胸肺间的不适,闷咳几声,问:“东边七郡想效仿清、尚二郡往西边撤,你打算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