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娘身上是不能有太大的香味的,因为可能会沁到料子里去, 让主子闻到了会不高兴的, 会让她们觉得衣服是不是被人穿过了, 而且味道也不会被主子喜欢。

为了避免这种麻烦。绣娘们是不会用香水香露这些的,但为了保护手, 抹的香膏那些也是没有味道的。牛奶皂比没有味道的香膏便宜,滋养润肤的功效也不差,是很多绣娘的第一选择,常年处于供不应求状态,崔蘅一口气给了这么多,都够整个针线房的人分了。

点绛唇的胭脂不是那种高档的宫廷秘制胭脂,它胜在颜色丰富,种类繁多,主打中低端市场,很受家境普通的年轻姑娘和少妇喜欢,颜色鲜亮还不贵,咬咬牙攒攒钱还是可以买得起的。是德嘉的连锁店,崔夫人加盟了一间,然后当了崔蘅的嫁妆。

财大气粗谈不上,但送的东西都很实用。

“嗯,把我那几件西洋裙也带上。”

南巡回来还没穿过呢,毕竟露了脖子和胳膊,万一被别人看见了,四爷也没办法让福晋不要罚她,这个时代对女性太苛刻了。

园子地广人稀,崔蘅选的院子几乎自成一方天地,有生脸出现的话就很显眼,所以不怕被人看了去,因为会被抓得很容易,崔蘅就可以穿着自己开心。

崔蘅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旁边是不是有跑马场”

康熙和诸位皇子的园子都在那儿,满人又爱马,她记得四爷好像跟她说过一嘴,买了很大一块空地专门用来修跑马场。

这种事情就得问周顺了,他往外跑得最勤。

“回格格话,确实有。”

“带上浣玉,备好骑马的装备,咱们也去溜达几圈。”崔蘅美滋滋。

出去玩,就要有玩的态度。

周顺又多说了一句,“听说三爷上了折子,要请皇上驾幸熙春园进宴呢!”

崔蘅想起被四爷不知道藏在哪里的“朱三太子”,心里头默默叹气。

康熙推崇汉学,所以皇子们从小都是满汉双语教学,但随着时局的稳定,汉人在朝中的比例急剧攀升,不少人还身居高位。就好像文官和武官各成一派,汉臣和满臣也会自觉分成两拨,合格的君主会懂得制衡之道,让大臣都为他所用,但三阿哥,他被带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