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场顺序由之前各国代表抽签决定,站位也是按照出场顺序逆时针排列。中国滑手在第七批出场。
第一个出场的是瑞典滑手,他们有两个人,线路选择都非常的保守,下场选择的是斜坡,基本是在平地,有滑杆但呲的距离很短。
但这两人的动作比起线路就好很多,来了些尖翻和小乱。
现场只有沈梧云对这些选手不怎么了解,所以张梓在一旁实时解释。
“这一对是瑞典专门滑碗池的,不知道他们为什么突然来滑街式。”
裁判给了瑞典两人各自15分。
接下来是巴西和法国,巴西近几年人才辈出,势头很猛,一直都是冲前三的劲儿。派出来的三名选手分别得分28、32、30。
而虽然比赛在法国办,但法国来参加的滑手水平并不高,来的两名分都在25以下。
再是日本,日本一直都对街头运动很热衷,滑板等极限运动也是他们争着要拿奖的项目。
日本选手有两名,一名还只有十七岁,上次世锦赛就进了半决赛,而另一名今年二十岁,拿到第三名的好成绩。
他们的选择就要激进得多,十七岁的小孩直接用板面呲掉半个滑杆,还没完,又迅速用50-50上了木椅。
可能年龄太小技术还不够成熟,突然摔了一跤,但又马上爬了起来,加速滑上u池。
他的动作选择的是大乱,翱骊反抓板(豚跳动作,在空中时,用前手从身后抓板)和板鼻翱骊(和翱骊动作要领一样,但滑行中突然前脚发力翱骊)
而二十岁大将,同样的线路,完成得非常流利。他先一个蒙古脚(后脚踩板,前脚踏动驱动滑板),再就跳板上台子时前轮不落地、后轮滑行,一个标准的ollie to annual跳板后接轮滑,随后又一招人板分别反向转180度。
可以说这场比赛日本滑手发挥正常,评委给分26和35。
在日本滑手比赛期间,澳大利亚的两人目不转睛地盯着他们的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