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一行人又通过亚历山大广场,来到菩提树下大街。

这个大街也被称为马克思-恩格斯的宫桥。

大街人行道两旁,一排排栗树和四季常绿的菩提树婆娑成行,微风吹来,沙沙作响,婀娜多姿。

穿过菩提树下大街,就是柏林大教堂。

这座文艺复兴时期风格的新教教堂,在战火中涅槃重生,勾连了古典和现代,明亮又富丽堂皇的教堂内部,尽显人文风格。

有走得快的成员,已经参观完布道会大厅和洗礼室,走上楼梯间。

大家参观完二楼展厅,来到教堂的穹顶处。

一般来说,德国的教堂都是免费参观,但不开放穹顶,但也许柏林大教堂从中世纪开始总是喜欢打破常规,大教堂可以买票登顶。

从穹顶室外的步道朝外看去,可以俯瞰周边的建筑和风景,菩提树下大街尽入眼帘,也可以近看大教堂屋脊上的雕塑。

大教堂的游客出口在地下一层,这里不仅是出口,也是一间重要的皇室墓室,安息着500年来近百位霍亨索伦家族的成员。

从大教堂的出口往外走,很多人会选择立即去下一个景点,殊不知教堂后还有一片要落叶的树林。

本以为寂静无人的树林近边缘,站着名仰头的老牧师,不知他是看天,还是看树。

成员们在老牧师的另一侧找了棵参天大树,开始拍照和嬉闹。

沈梧云站在一旁,离老牧师有点近,拍了张被树叶遮盖的蓝天,还有尹颂他们打闹的照片——不仅模糊,还不小心把一边拍摄的摄像老师也拍了进去。

沈梧云拍完照,正摆弄着手机准备照例发微博。

旁边不知什么时候望向沈梧云的老牧师说话了,“你有点像鹰鹫。”

“什么?”沈梧云把目光从手机移向老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