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2、第四十七章青婧

孰能不朽 都广建木 2931 字 2022-09-29

小贩反应过来了。“是两用牛。”

辛筝一边嚼着牛肉一边与靠着牛肉的小贩磕牙。

小贩虽然为了方便烤熟将牛肉切成了块,但一块烤肉的分量是一斤。

辛筝一块牛肉嚼完已经过去了小半个时辰,青婧都干掉两盘牛肉,吃饱肚子开始捧着一杯温水喝。

辛筝这才坐回来。“我只是在海上漂了两个月没联系你们而已,你们便给我这么大的惊喜。”

青婧一口饮尽犀角杯里的温水,问:“这么大一块土地闲着也是闲着,有人开发即可,至于是否人族....你还有人手来开发翡翠河三角洲?”

辛筝摇头,她现有的地盘都嫌人手不够用,哪还有精力来开发翡翠河。“不过你们是怎么做到的?”

翡翠河中下游,确切说是西荒南部沿海的低地和平原都是无人区。

一半是因为气候太热,一半是因为海潮风灾这类东西。

也有人族人口不够用的缘故,别看冀州已经发展得人满为患,但帝国别的地方都是地广人稀。

若非小冰期太坑,她本身连陵光半岛都不想这么早开发。

青婧重新倒了一盏温水,一边喝水一边给辛筝讲了讲这几年的发展。

蒲阪跑去西荒打太昊了,没了王镇压,后方的诸侯们自然就没那么安分了,又正值小冰期,北方旱蝗雨雹频频造访,南方也没个消停,洪涝频繁,去岁还下了一场雨雹,地质也很活跃,扬州南部去岁便发生了一场大地震,十余国遭灾。

瘟疫虽非小冰期的特色,但在世道混乱的时候自然也不会甘于无名。

青州大疫,鬼知道青州现在是什么鬼样子了。

“不过我觉得这场波及整个青州的大疫快落幕了。”青婧道。

辛筝不解:“你去过青州?”

“不曾。”

“那你这么笃定?”

青婧颇为自豪的道:“因为青州的疫疾是我师妹研究出来的变异鼠疫,鼠疫的致死率奇高,但这种高致死率也使得鼠疫来得快结束得也快。她真是个天才,我不过教了她好几年,她便掌握了我教的东西。”

辛筝:“....”望舒可没告诉她这事。

不过,不管是否真的,一定要这么一副糟心的自豪口吻?

青婧道:“当然要,她学得这么好,做为教导者,骄傲自豪不应该吗?”

“青州死了多少人?”辛筝反问。

青婧反问:“死了多少人又如何?”

瞧着青婧始终清澈如稚子的眸子,辛筝:“....罢了,你继续说这些龙伯吧。”

继续讨论这个话题她怕被气死。

青婧哦了声,继续说龙伯。

豫州、澜州、越州、扬州反正是天灾人祸接踵而来,流民的数量暴增。

夷彭收集劳力更加容易了,底层的氓庶都想离开,哪怕夷彭列岛和陵光半岛垦荒也很危险,但至少有一线生机。

最重要的是,旱涝保收。

前五年只要耕地即可,不论会不会赶上天灾导致粮食欠收,农人都是按月拿工钱,如果收成好还会根据收成的多少有一笔奖励。

五年后可以选择继续拿工钱种地,也可以选择申请土地自己耕作,不过这样的话,收入好坏就得自己负责了,并且要缴田税,不过没有人头税,并且不会反复征税,相对来说也不重。

重新拿了块牛肉嚼的辛筝:“....夷彭列岛和陵光半岛,如今,多少人口?”

因着她这些年一直居无定所,虽然对于辛原和帝国北部的发展还很了解,但海上实在太远了,她拿到的工作汇报都是滞后三到六个月的,更别提这回还在海上漂了两个多月。

“夷彭岛上的人口约莫五万余,陵光半岛已达八万。”青婧回道。

辛筝估算了下自己这些年给南方的支援。“我给你们的支持养不活这么多人口。”

“那是自然。”青婧理所当然道。“这么多年人口,又是垦荒,莫说如今了,便是再过十年都做不到自给自足,所以我们和鲛人有一些合作。”

“我知道,你为鲛人培育海中的作物,鲛人卖给你们鱼鳖海带,但那么多人,不可能够....”辛筝说着,目光不由望向大街上往来的龙伯们。“南方龙伯是什么情况?”

“苏横派了支使节沿着翡翠河北上,翻山越岭后看到了大片的肥沃平原,沃野良田千里。”青婧道。“象国,也就是南方龙伯建立的国度,人口超过四百万,以水稻种植和畜牧业为主,稻米一年三熟。”

不管是农耕还是畜牧为主,能够养活四百万龙伯足以证明象国有着充足的食物,发达的农业。

辛筝听懂了。“我说北方打得那么热闹,哪怕太昊琰有防备,南方龙伯也不应该一点动静都没有,合着是被你们给忽悠着往更南方发展了。”

青婧道:“这可谈不上忽悠,太昊琰在象国北边放了二十万强军,象国哪怕想北上掺和,等解决了这二十万大军,王师也该磨好戈矛了。还不如继续向南发展,群山中无法种植稻米,但可以种植凉薯、树薯,它们完全可以在山区种植这些,哪怕坚持要种稻,我也为它们提供了山上种植稻米的办法,委实没必要北上死磕。继续深耕南方,待到人口更多了,才能避免数千年前的教训。”

辛筝想了想,若自己是象王,在太昊琰堵了北上的道路时,自己也无法拒绝青婧的这番话。“山上怎么种稻?”

虽然生来是贵族,不用下地耕作,但她还是恶补了很多农耕尝试的,稻又称之为水稻,是平原水田的作物,从播种到收割,需要灌溉大量的水,而水往低处流,根本没法在山上种植。

但青婧既然能用这些东西说服象国不北上,显然是找到了解决办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