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1、第四十六章望舒

孰能不朽 都广建木 2710 字 2022-09-29

饶是如此,她最终也遇到了自己看不懂的莎草纸,找遍了整个学宫也没人看得懂上头写的什么。

莎草纸太古老了,古老得....目测超过一万年。

莎草纸上的内容比莎草纸本身更古老。

因为旁边用一段一万年前的文字写着,这本莎草纸书是对另一本书的重新眷写,但那本书太古老了,古老得鬼都不认识那上头写的是什么字,因此只眷写而不译。

望舒翻出来的莎草纸引起了整个甘木学宫的轰动。

倒不是因为不认识上头的字,而是因为字的结构。

搞历史的,古今文字看多了,多少也对文字演化与结构有所认知。

莎草纸上的文字线条非常简洁也非常复杂,已知的每个物种的文字都是从书写复杂内容简单向书写简洁内容复杂演化。

因而,很多时候从一个物种的文字,以及字词量是可以判断该文明的发展情况的。

眷写的那些文字非常简洁又非常复杂,敏锐者甚至有种感觉,写下那些文字的人有着比无启王朝更发达的文明。

可这怎么可能?

莎草纸是一万年前的古人对更古老的古书的重新眷写。

在遇到古妖被古妖催化之前,无启还是部落时代,更古老的年代里,无启只会更落后而不会更发达。

问遍了学宫的每个大佬都没人认识,望舒只能无奈的放下这些莎草纸,却在元控制身体时发现元将莎草纸重新翻了出来反复阅读。

望舒:“又读不懂上面写的什么文字,有什么好看的?”

“我看得懂啊。”元回道。

望舒:“....你不是说你是我的祖先吗?”

“首先,我是你的祖先不代表我是人族;其次,我说过我认识一株神木。”元道。

望舒愣了下,这才想起元是提过,祂认识的神话生物里有一个的神话形态是一株寻木,北方拘缨河畔那株遮天蔽日到不讲理的巨树。

“你不早说。”

“你也没问呀。”

“....这些莎草纸上写的是什么?”

“我也只是学过一点点,上面的字也不是全都认识,只能半蒙一下它的大概意思。”

“有好过没有。”

元闻言一边喝着无启口味的饮料一边给望舒翻译了起来。

“写这个书的人要么是从事历史工作的要么是从事古文字工作的,它对族人遗传记忆中的一些文字感觉很好奇,它能判断出那些符号是文字,但遗传记忆里完全没有这些文字的释义。它便想破译那些遗传文字,为此走访了很多地方收集遗传文字,却始终未能破译,反倒在收集的文字多了以后尝试者按照遗传下来的感觉将文字组合,最后组合出了一些它完全不认识却见了便心生恐惧的文字。这位作者,后来好像疯了。”

望舒想说点什么,但问题实在是太多了,一时竟不知说哪个。

莎草纸足有十几张,密密麻麻全是字,结果你就翻译出这么点内容?

哪个作者写书写札记会在最后表示自己疯了?

元将最后一口饮料饮尽,执笔摘抄起莎草纸上的一些字,随着一个个字在空白的莎草纸上出现,望舒很快意识到了一个问题:这些字和无启那些寓意吉祥的符号非常像,或者说,后者就是前者的变形模样。而这些字比起变形的吉祥符号,更接近自己在蜃景里见到的那些文字。

望舒:“....你如何看出写下此书的人最后疯了的?”

“神木说的。”元道。“祂说祂少年时有过一个充满好奇心的友人,那个友人后来为了破译一种神秘文字将自己给搞疯了。我怀疑,祂的友人和此书作者是同一个人。”

望舒:“历史的真相总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面目全非,但从将破译者给弄疯的神秘文字到寓意吉祥的符号...”

这跨度是不是太大了点?

元倒没觉得有什么好稀奇的。“几十几百年尚且能让历史面目全非,何况超过十五万年的时光。”

“十五万年?为何如此笃定?”

“十五万年前天崩地裂,神木一直都在北半球的元洲活动,但无启却一直在赤道两边。”

望舒瞬间就懂了。

若神木不是后来跑去元洲的,那就只能是天崩地裂时因为陆地的四分五裂而被带到北半球的。

启都四季如春,根本分不出季节,最多根据若水的泛滥情况判断一下雨季还是旱季。

望舒根据星象判断进入亘白1120年冬季时,终于从沉迷阅读不可自拔的状态中醒了过来。

无启没有冬至祭祖的传统,这些植物人认为祖先并未死去,而是在自己的身体里延续着。

不管是从生理上还是哲学上,无启的这种观念都没毛病。

也因为这种观念,无启对待死亡的态度和事死如事生的人族是反过来的,根本不将死亡当回事。

望舒用无启的食材做了一些符合圉和芕口味的食物简单的弄了个小祭祀。

哪怕原本的三观已经被元崩得体无完肤了,知道死后的人们不需要血食,她还是习惯会在冬至时做点祭品。

祭品也不会浪费,食案上摆三双碗筷,再一个人慢慢吃光所有祭品。

正吃着,忽听到元道:“有客人来了。”

望舒怔了下,这大清早的,谁会来找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