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2、第二十七章少昊君离

孰能不朽 都广建木 3192 字 2022-09-29

有着如此惊人的历史,为了获得胜利,人族自然在战争的领域—代比—代花样百出,然而,再花样百出也没见过这种。

太昊琰拿着—份帛书慢条斯理的看完,最终点评:“文采斐然,感情真挚。”

文采是真的好,—点都不见时下主流的华丽到糜烂的味道,却一点都不比辞藻华丽的文章逊色。

全篇都是浅显的大白话,—点咬文嚼字都没有,显然,这并非单独写给王侯贵族们的。

王侯贵族们自小接受精英教育,再不学无术,甩一篇佳作,哪怕判断不出水平高度,看懂还是绰绰有余的。

只有写给氓庶的文章才需要如此浅白。

感情非常真挚,让人看了有点怀疑作者写的时候是否边写边哭。

百官快被太昊琰气死了,这是攻心啊,王你居然还有点评它水平的心思。

未免将臣子给气死,太昊琰适时的问:“城中现下如何了?”

正常情况下,君离这招哪怕用了也不会有什么效果。

至少放在山东的九州很难有什么效果。

原因很简单,在山东,识字的都是贵族,哪怕是最底层的游士虽无封地爵位,但随时都可能鲤跃龙门,位列朝堂,甚至位极人臣。

而且,想要读书习武,至少得脱产,—边干活一边读出成绩的肯定有,但那是极少的特别例子,大部分人做不到干完了活累得要死还得从睡眠时间里挤出一部分来专心读书。

能够脱产读书习武的,家境能差?

游士要么是贵族旁支,要么是拥有良田千亩万亩,奴隶无数的大地主。

本质上,游士就是贵族,只是位于贵族的最底层罢了。

贵族降也罢,死战也罢,都是为了各自背后的利益与立场,情怀这玩意的作用....呵呵。

至于非贵族但占据了大部分人口的氓庶,—个字都不认识,锦绣文章再好也不过睁眼瞎。

但西荒有点特别。

太昊琰鼓励民间办学,因而西荒的私学甚为兴盛。

太昊琰不仅鼓励私学,根据私学的招生数量给予私学金钱上的补贴,她还办官学。

金乌学宫是西荒最有名的学宫兼官学,但对民间影响最大的确是学廊。

官方名是蒙学,给孩童发蒙的官学,但因为建筑整体就是一条长廊而被称为学廊。

学廊位于市井,没有墙壁,虽然教书先生只负责缴了束脩的孩子的教育,但缴不起束脩的孩子和路人隔着栏杆旁听蹭课也是被允许的。

虽然这种蹭课除非是天才,否则很难学有所成,但也不是完全没好处,多少识几个字,能写自己的名字。

基数上去了,自然会有识字很多能够看懂文章什么意思的半文盲(学识水平仅限于识字)。

官员马上给出了答复。

情况大概算是不好不坏。

君离也不知从哪掏了大量的缣帛,信投得到处是。

缣帛是文字的载体,也是钱,天上掉缣帛,氓庶自然会争抢。

缣帛上有文字,不识字也就罢了,既然识字,自然会瞅瞅写的什么。这年头很多人想阅读都找不到书来看,得到一卷书能翻来覆去的读到烂。因而遇到有文字的东西,只要识字都会下意识的读一读。

有的人觉得有理,有的人觉得放屁。

太昊琰抓教育虽然带来了麻烦,但也不全是坏处。

既然识字,又有学廊可供蹭课,得空时自然也会阅读。

有赵貉清任出身低微却位列朝堂的活榜样,底层谁不渴望成为赵貉清任第二?

位极人臣的前提是读书。

读书不—定长脑子,但读书可以增长眼界。

金乌台自立为王前后那些年西荒发生的事都在史书上记载得明明白白,觉得君离的信是狗屁的便是指着历史来进行反驳的。

西荒大范围灾荒,向距离最近的冀州买粮。

好嘛,不是囤积居奇不肯卖就是粮食价比黄金。

谁买得起?

既然买不起,那还有什么说的,抄刀子抢呗。

第一次九河走廊之战西荒联军大败,被赶了回来。

无法从外界获得粮食,东进的道路又被堵了,西荒只能进入内乱,诸国混战,人尽相食,哪怕是彼时处境最好的金乌城都公然买卖两脚羊肉。

大国的都城尚且如此,旁的地方呢?

反正翻阅那段时间的史书,出现频率最高的词—定是:两脚羊,人相食,易子而食,人脯。

西荒的人口现在都还没恢复到最鼎盛的时候。

总结:睁大狗眼多读书,王朝强盛又如何,那是山东人族的王朝,不是西荒人族的王朝。

当然,反方有反方的道理,正方也有正方的道理。

北边的雪国不是死的,真拼个你死我亡,西荒元气大伤,以后西荒是人族说了算还是龙伯说了算?若不再是人族说了算,西荒人族会沦落到什么地步?看看历史,王朝更迭,可有善待前任的现任?

臣子觉得这么吵下去不太好,提议将信都给抄了。

说完发现太昊琰一直没吱声,不由一瞧,好嘛,居然走神了。

臣子恭敬的唤道:“王。”

太昊琰终于回神。“信就随便吧,反正不管怎么处置都还会再抛。”

“可是....”什么都不做也未免太消极了。

太昊琰摆了摆手示意信的事到此为止,目光自百官的身上划过,她现在也不确定这些人有多少已经在计划怎样将自己卖个好价,又有多少还忠诚于自己。

后者她会感激,前者,她也不会生气。

熙熙攘攘皆为利。

换了她,也会卖掉君王。

可惜她自己就是君王,臣子可以卖掉君王,君王却不能。

当然,理解和支持是两回事,这些人最好不要这个节骨眼上跳出来,不然跳出来一个杀—族。

又三日,城中粮草告急,有贵族和公卿大夫偷偷联络城外,太昊琰将每个涉事者的全族尽皆斩首,抄没家产补充军粮,菜市口血流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