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雇了车过来的,钱花得差不多,车夫这一路还反复问了好几次,确定是不是这个方位。
问得太多,搞得陆超也有些不确定。
“你看,前面不是一片树屋吗?再往前就是融炼炉……”
看到树屋的一瞬,陆超从车上站起来,不住指点。
车夫回头,“可是这里早不住人了啊。”
“啊?”
树屋全是空的,许多屋顶都腐烂了,许多蛇虫在里面爬来爬去,一看就废弃了多年。
沙滩上干干净净,都是被海水冲刷的痕迹,一个脚印都不见。
再往前,从前每日都往外冒烟的融炼炉,也是冷火熄烟。
最外头用好木头造的门扇也不知被谁拆了,空洞洞的敞着,进去一圈转过来,机器都找不见。
陆超出来后一脸茫然,“这个小角村有一百多年历史,居民有二三百人,原先都在融炼厂里做工的……”
“小角村?”
车夫对这个名字显然不熟,皱眉想了想,突然一拍巴掌,“往前三十多里,有个大角村,你不是要去哪儿吧?”
要说起大角村,车夫可就不含糊了。
在附近赶车的,谁不知道那个地头?
那是个村吗?那是个城啊!
“所以这里的人,是搬迁去那边了?”陆超打断车夫对大角村的夸赞。
“那我不清楚,我只知道这里有个大角村。”
确定村民都不在这里,陆超只能把兜掏干净,先让车夫再往前走三十里,至少夜里歇脚的地儿要找着再说。
大角村那边居民近万,来往的商贩都更喜欢称那里叫大角城。
车夫明显是高兴的,他这趟过去,还能往回带人,不空车。
真正热闹的城镇,人数确实比这里多,但若论起城内规划,各种物资富贵程度和村民个人待遇,大角村称第二,全国都没人敢称第一了。
远远望见城楼,陆超开始揉眼睛。
这楼?
也太现代化了吧?
数米高城门门扇打满了铜铆钉,门上漆了黑红油,一打眼真跟皇城有得一拼。
上面像是城市中行政楼的式样,一层叠一层,每层都有玻璃窗,周边城墙跟长城一样又高又厚,上头还有人来回巡守。
侧方树木住视线,从陆超这个方位,只能看到城楼两角。
角上玻璃房内,各有两位兵士,端枪站立身姿笔挺,没个几年可练不成这姿态。
车越行越近,陆超脸色也越来越难看?
难道是他多想了?
不可能啊……
或者是别人?
除了那个小姑娘以外,还有其他同世界的人也被传送到了这里,恰巧建了座城?
可世上哪有这样巧合的事。
陆超稳了稳情绪,还是从车上下来了。
要说建城,他也不是没建过,只是不愿意在一处地方久留,才没扎根打下基础。
就算她有些本事,能拢络起小角村的人重建村落,那又如何?
这一身铜皮铁肤,刀枪不怕,只要护好死门,谁都动不了他。
大角村其实已有城镇规模,最近一次向上申请,已通过了国家城镇管理处的审核,拿到了许可证书。
城市管理员那一栏,填写的是孟昕的名字。
其实孟昕根本懒得管这些事情,除了四处筹集物资为城镇建设添砖加瓦以外,也就是在房屋建设和一些管理办法上提提意见,实际上都是聂城在操作这些。
除开头两年为了治疗身体,公务忙得少些,接下来的十来年,聂城几乎整天泡在这些事上面,也乐于此道。
不过自从有了孩子,聂城精力就放了一些到他们身上,常把事情放手给下面人去做。
最近又在修建新楼,孟昕对外观有要求,经常要上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