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春没有接那木盘,又原地跪了下去,俯身道:“奴婢谢娘娘厚爱,可奴婢无才无德,心中愧疚,万不敢担此重任!”
太后翻阅佛经的手指停下来,居高临下地看着她:“贾御侍这是何意?要抗旨不接吗?”
元春心中咯噔了一下,太后上来就扣上了抗旨的帽子,不太妙啊。
“回太后娘娘。”
元春语气中带上几分惶恐,恭敬地道:“奴婢万万不敢抗旨,只是觉得陛下身边的一品女官位置何其重要,不仅仅要掌管临敬殿与永清宫一应事宜,还要训导宫女,打理琐事,奴婢入宫不满三年,缺少经验和历练,唯恐办事不力耽误了要事,是以才恳请娘娘收回成命。”
“虽说你入宫时间不长,但是哀家也是看着你过来的。”太后慢慢道:“你聪明伶俐,做事稳妥,从宝华殿的事儿来看就知道你不简单了。”
元春的头背都伏在地上,听到这话心中一动,太后这句话是随口还是暗指李嬷嬷的事?
“宝华殿的差事简单易懂,宛妃娘娘也亲自教导了奴婢,就这还出了岔子。”
元春惭愧地道:“奴婢谢娘娘赞许,可王爷的匕首被盗,这两日奴婢日夜反省,虽然不用去陛下面前侍候,可仍旧羞愧不已,连这件小事都没做好,奴婢不敢再接管陛下宫中之事,若再出纰漏,奴婢万死难言其咎……”
元春其实很想挤出几滴愧疚的眼泪,但是无奈怎么也哭不出来,只好把身体放的更低,显得谦卑惶恐无比。
太后笑道:“这倒是奇怪了,若是别的宫女有了这个机遇,恐怕高高兴兴地就跑来谢恩了,你倒是在这儿千般不愿万般推辞的。”
“奴婢年轻不经事,但祖母自小教导过奴婢一句话,奴婢不敢不听。”
元春道。
“哦?什么话?”
“祖母自小告诉奴婢,人活一世,有多大的脑袋就戴多大的帽子。”
元春规矩地说:“陛下身边的夏公公在宫里熬了二三十年,经过了多少历练才能在陛下身边任两宫总管,就算是李嬷嬷犯了错,可也是从陛下小时候就开始伺候的,这才有了些资历能管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