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北风呼啸着闯入雒阳城的时候,公孙越领了两个人来到蔡府。
八月份北方的大败并没有对雒阳产生多大的影响,那些鲜卑兵马也只是在幽、并二州劫掠一番就打道回府了,仿佛打了个大胜也只是顺手而为的事。只留下了部分兵马在边境上“玩耍”,其余人高高兴兴的带着缴获来的辎重回到了草原。
而在蔡府,李继最近一直在陪着蔡邕一起把阁楼里写在竹简上的书誊抄到纸上。
自从李继成功预言了北方的大败,蔡邕对李继也更加信任了,每次下朝都会与他聊上一阵子时事,完全没把李继当成一个未束发的稚童来看。
“小师弟,别来无恙啊。”同为刘宽的学生,公孙越的存在感其实一直都很低,只是因为有个公孙瓒当大哥,李继才对他有所印象,“最近不知在忙什么?”
李继对这种没话找话感到无趣,但想想公孙瓒,他也只好应付的回答道:“每日练习书法,誊抄书籍,过得很是充实啊。”
公孙越像是没看出来李继的敷衍,哈哈一笑,绕到李继的身旁去看。
李继正规规矩矩的写着正楷,自从与蔡邕一起抄书后,李继这才发现此时早就已经有了草书。但为了不让人产生怀疑,李继还是选择了中规中矩的楷书,不过就这也让蔡邕叹为观止。
公孙越明显是识货的,看着李继誊写了不到一半的纸张,不禁咂舌道:“好书法啊!不愧是神童,小小年纪就写得如此笔酣墨饱的好字。”
李继只是斜眼看他,有些不耐烦,只好先打破了话题:“还好吧,是伯喈先生教得好。公孙越大哥,你今日来,不是专门夸我的字吧?”
“自然不是,今日来,是带了两人来与小师弟谈生意的。”说着,公孙越把门外的两人叫了进来介绍起来,“这位是族兄公孙范,字从声,而这位是公孙瓒大哥的结义兄弟乐何当,字安得。两人从涿县赶来,专门为了师弟李氏纸行的买卖而来。”
公孙范这人李继还是知道的,与公孙越一样,是公孙瓒的同宗族人,也曾在历史上留下了姓名。但公孙瓒结义之事,自己却从未没听说过,记忆里也搜寻不出来。
讲道理,公孙氏族在东北幽州的势力其实相当之大,这公孙瓒本人就不必说了,袁绍就是打败了他才一度成为北方最有势力的诸侯。而且李继还知道他们家有个远房表亲,叫做公孙度,三国乱世时期在辽东一地坚持了数十年,直到曹操把北方安定下来后去世了,司马懿前去讨伐,公孙度的孙子才归顺了魏国。
两人见李继眼神里带着些怀疑,于是一起上前行了一礼。
看起来与公孙瓒有几分相像的公孙范率先开口:“见过小神童,伯圭大哥派我前来时就叮嘱过,说小神童有惊人之姿。今日一见,果然如此。远在在涿县时,在下就听说了李氏纸行,所以派我和安得兄来与小神童谈生意。”
一旁那人也十分眼热的看着李继,接着说道:“伯圭去年在辽西时与刘纬台、李移子还有在下结为异性兄弟,在下本就是商贾出身,在听说了李氏纸行后就建议伯圭在辽西老家也开一分行,今日来雒阳,就是与小神童商议的。”
李继点了点头,支援一下公孙瓒倒也不是什么为难事,既然他都派人来了,自己当然也会答应。
“既然公孙大兄也想开分店,那小弟当然会配合。两位远道而来,我去让下人们准备宴席,咱们入席再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