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雒阳雏虎 第二十八章 酷刑酷吏(二)

汉末数风流 君清邪 1607 字 2022-09-29

李继面不改色,对阳球那略带挑衅的话语不屑一顾,没有受到丝毫影响。他心里知道,后世那一套成熟的司法机构并不适合大汉的现状,既然这样的话,那就要另辟蹊径,从别的方面入手。

“既然刘师吩咐,那小子就献丑了,请方正先生和各位海涵。自周朝起,便就定下了判断犯人是否犯罪的审问制度‘五听制’,而所谓‘五听’,就是:辞听、色听、气听、耳听、目听。辞听观察犯人语言,理屈者词穷不搭;色听观察犯人表情,理屈者面红耳赤;气听观察犯人呼吸,无理者粗喘不止;耳听观察犯人听觉,理亏者听语不清;目听观察眼睛,无理者不敢直视,此乃五听。不过,小子却私以为,这种判案方法即使算不上是无稽之谈,但从头到尾都是讲判案要靠判官主观判断,这实际上通通是一篇废话。”

阳球没想到李继对如何判案竟也有研究,稍稍收起了小觑之心。不过听到李继最后对传承千百年的判案方法如此评价,立马就生起气来,也顾不上刘宽的眼神,当即喝声质问:“此法既然传从上古,怎会是一篇废话?”

李继看看阳球那不服气的样子,心里只是有些无奈。

“敢问方正先生,若是‘五听制’判断不出犯人是否犯罪,而且他拒不招供,将如何处置?”

“当然是大刑伺候,先以死刑发配恐吓,再配以肉刑逼供。”阳球一仰头,理所当然的说道。他不仅是这么说的,平日里也是这么做的,所以此时也并不露怯。

所谓肉刑就是那些直接摧残身体的刑罚,像是黥、劓、刖、宫这类。曾经在西汉文景之治时,对肉刑进行了改革,废除了不少刑法,但是实际上直到现在,依旧会被各级官吏使用。

“若是方正先生误判了,那不也同样是犯罪吗?不知先生是否也愿意体验一下那些所谓的肉刑?”

听到这,阳球脸色却突然变得极为难看起来。李继说的是若是他误判了,但他可当然知道自己究竟误判了多少案子,若误判一次自己也接受一次刑罚,他早就不能像现在这般好好的站在这了。

“我乃断案官员,就算是误判,那最多也只是削官入狱,哪有规定误判要受那些刑罚?”

“正是如此啊!方正先生的人品小子自然是信得过的,但先生会保证所有人都如您一样公正吗?不会明知道自己误判了,却靠着酷刑草草结案吗?”李继摊了摊手,对阳球的回答还是很理解的,“而且作为审官,方正先生能保证那些被您审判的人不是熬不住刑罚才承认自己的‘罪’吗?如果如此使用严法酷刑,那么您根本就不用断案了,只需找到您认为合适的凶手,直接施以酷刑,那案子立马就破了。我相信,一旦方正先生真的如此做法,那您的治下必然是朗朗乾坤一片和祥,根本不可能有人会犯罪,您治下的百姓们也一定会四处歌颂您的功德。”

阳球愣住了。不由得沉思起来,连李继的嘲讽他都不甚在意。

阳球知道,自己天性严厉,从小就尤其喜欢申不害、韩非子的学术,对儒家的经文治世一说根本就不屑一顾。年幼时,更是因为一位官员误解侮辱了母亲,随即纠集了十几好友闯入那个官员的府上杀了他一家人,自己也是因此才出了名。

如今李继这般话语,让阳球突然想到自己年少时所杀的官员,要是自己再如此行事下去,会不会也有一个如同自己一般的少年想要杀自己?可自从他当官以后,也是深知,每每有大案,那些人都是嘴硬的不得了,没有酷刑根本不能让他们招供。

“请问小神童,那究竟该如何判案?”阳球终于算是承认了李继的聪慧,放下心里的芥蒂,认真的询问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