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原本就这么做了的吏员自然备受鼓舞,更加用心地按照新的方法去做更多的事情;
而那些原本不知道,此刻看到崇祯下达的内容才知道还能以这样的方式内卷的吏员,则纷纷学习,将崇祯所撰写的优秀内卷方案学习到位,然后当天便积极主动地施用。
当天,需要崇祯处理的京城杂务,居然一下子减少到了原本的一半不到,也就是说,崇祯在没有修改任何办事流程的情况下,仅仅通过调动吏员们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做事,就把原本需要崇祯亲自裁定才能执行的任务分摊出去了一半。
要不是崇祯也清楚,这样的效率肯定是不持久的,他恐怕都没有继续制定规划的想法,只想继续按照当前的做事方式继续下去了。
当然,考虑到制定京城内的官吏体系肯定需要一定时间,而且他还需要着重修正农令们的事宜,所以,原定三天后完成的吏员裁定,直接被崇祯延期。
三天之后,仍然会进行所谓评定,但是,那仅仅是第一轮的评定;
第一轮评定之后五天,将会进行第二轮的评定;
第二轮评定结束之后,最后五天时间之后,将会进行第三轮,也即最后一轮的评定。
其中,每一次评定的结果,都会在评定结束之后的第三天公告其本人的成绩,以及上升最快,下降最快者的成绩,但是却看不到自己的排名。
通过这样的方式,吏员们的力量,将会以最大限度的方式展现出来,然后,在这些天里,将崇祯的工作量分摊到最少。
等到这总共十多天的时间结束,春耕也就彻底结束了。
也就是说,通过这个办法,崇祯可以在不构建京城吏员体系的前提下,直接起到与构建之后差不多的效果,然后趁着这个机会,将农令相应事宜好好处理。
等这些事情处理完了,他便可以正好再转过头来,将到时候肯定已经出了结果的京城官吏体系给安排下去。
可以说,借着这个机会,将时间管理做到了极佳。
事实上,当这样的裁定方式第二天下达下去之后,底下的吏员们,无论高低,全都积极性拉满。
已经做到不错的,想趁着这些天再往上爬一爬,九品官员哪里有七品官员好听?哪怕没办法做到最高的七品,那之间的八品也完全可以想办法冲一冲啊。
尤其是那些原本有机会前往村落担任村令的那些人,更是加倍努力。
这要是辛辛苦苦下来,和人家直接去农村没有区别,那多多少少显得他们有些智障,但是要是一番努力下来,直接比他们高一个级别,直接升到八品乃至七品,那又能有谁说他们的选择不正确?
最底层的同样也在继续努力,他们想的就简单多了,三天,不,一天之后就会有一次评定,现在多努力一下,看看到时候评定结果距离合格还差多少。
如果没有冲到合格线以内,就赶紧加油,在之后的五天时间里再多拼拼命,争取第二次的时候能够保命。
再不行,也能够拼一拼最后五天的机会。
而在崇祯这般将京城中吏员的积极性完全调动起来之后,这一天下来,需要他处理的京城杂务再次变得更少。
以至于崇祯趁着这个时间,已经拿出了一个农令条例的临时修正政令出来。
他准备,明天就给所有村落下达下去,然后,后天的时候,就亲自去村落之中看看执行情况。
但是,就在崇祯这样将之后的行程规划好之后,又是一则军事相关的事宜传来:
原本守在黄河边上,与大明军队隔河相望的大顺闯军部队,有了明显异动。
不仅调动大量队伍驻扎对岸,与邓文明邓将军的队伍对峙,而且大河的河面上,还明显出现了大量的船只!
尽管当下,闯军仍然没有轻举妄动,大军仍然在对岸整顿,但是邓文明邓将军发来的军报中,明确表示:在他看来,闯军绝大概率会进攻大明之土,只不过,当前还在等待时机以及调动后勤!
“难道,这次当真要两线作战?”
崇祯的眉头不由皱起。
若是同时两线作战,新大明的粮食,只怕会被大量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