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的吏员纷纷扰扰想着当官,崇祯对此既不知情也没有兴趣。
一千多个吏员的职位昨天安排好了,当下需要做的事情也基本整理好,但是如何匹配,如何调令这些事情也是急需安排的当务之急。
去除掉官员之后,第一个问题开始出现,那就是崇祯需要做的工作量一下子变大了。
原本的他只需要定下方向,再在具体有特定要求的地方吩咐一下即可,之后的具体任务分解,自然有相应的官员自己去完成。
如今没有官员,崇祯在不清楚手底下吏员办事能力的情况下,自然只能将事务都拆解到具体可执行的程度,否则吏员若是没理解清楚他的意思,把事情办得偏离了他的想法,那就不好了。
这些内容崇祯此前完全没有接触过,也只能对照着过往的材料安排。
一开始的时候当然是千头万绪难以下手,但是毕竟处理事务的经验丰富,崇祯做着做着,便发现,其中大多数的事项,似乎都有过往的相同或者类似的政令可以参照?
“给朕将过往政令带来尚书房,昨天那一百将士也调过来,为朕整理过往政令。”
发现这个问题之后,崇祯立马下令。
大明建国如今已经近三百年了,这么长的时间,京中各个衙门的行事规则,自然也早就定了下来,有了内在的规矩。
与原本不相干的任务,自然得当官的为吏的想着法完成,但是那些部门日常的任务,基本上都成了定则,别说执行思路,就连具体的行文几乎都没有什么变化了。
一百多名将士,将京城各个衙门的政令分类摆放之后,只有单独一两张的政令寥寥无几,绝大多数的都是厚厚一叠完全近似的政令。
崇祯上前随手拿起一叠,翻阅查看,发现,除了日期以及签发人执行人的名字不同之外,其他的内容几乎没有区别!
这
崇祯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
有了这些作为参照,哪怕没有官员,只要崇祯定下方向之后,让将士们把相应政令找来,他再选定政令略作修改,便能够直接发出与原本朝中全部官员俱在时一般的政令了!
“哈哈,大明历往官员,倒也不是什么都没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