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欺君之罪

皇上急着排查漏网之鱼,宫中的太监自然丝毫不敢怠慢,加班加点熬夜点灯也要赶紧完成排查。

第二天早朝刚下,不少之前一声不吭装不知道的官员家中,便迎来了太监的身影。

凡是没有借银子的,崇祯全都派人去过问了一遍。

小太监们言辞自然不会多么激烈,但是君王亲自派人找到一个四五品,五六品官员的家里,专程通知借银子的事情,胆小的怕不是当场脸色都要煞白。

如此情况下,倒是不少朝臣在惊恐之下,许下了远超首辅的银两。

一时之间,银两数额又迎来了一波较大增长。

之前朝堂之上,有着首辅挡在前面,其他朝臣说出的银两数量那可是少到可笑的。

于是乎,等到太监们一圈走访完,原本应许的三十四万两便变成了四十万两。

虽然加上内库的十多万两还是不足以充能太祖法宝第二次,但是相差已经只有几万两,几乎等同于无。

不过,最后一波能够借到钱的官员,也彻底借完了。

而宫里出来的另外一批太监,则是派去了那些,说了借钱,但是还没有拿出真金白银的官员家里。

崇祯借钱可不是为了让他们表态,真金白银才是最实在的,唯有银子方可充能太祖法宝,情面什么的在这面前,都是虚无。

于是,顶着文武百官勋贵清流的明讥暗讽,太监们仍然把崇祯的意思表达的清楚:

两日内,必须将应诺的银款送到户部,否则该出动武力硬取,绝对不会拖延半分!

一时之间,君主昏聩,夺民财,刮民膏等等说法,便在京城之中飞速扩散开。

茶馆或者各自府上饮茶闲聊时,怨忿之语与讥笑讽刺的话不知凡几。

崇祯穷昏了头,大难之际只知道捞银子不知道团结民心;

皇上欠了高利贷,还不上只能找臣子借钱,还逼得大臣们倾家荡产卖房卖地借银子给他;

皇帝荒淫无道,耗空了国库,现在却让朝中清官重臣们填窟窿

等等等等,各个角度,各种荒谬的谣言私下飞速流传。

而在这样的情况下,被催逼借款的臣子也是纷纷作态,有的把自家宅院挂牌,低价急售;有的则全家老小带着一些个破烂家具,在路上沿街叫卖。

原本衣衫鲜亮穿丝着锦的百官,一个个全都换上了布满补丁的衣裳,早朝的时候崇祯抬眼一望,乌压压一片全都跟家里破产了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