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符教授和小茂并不是剧组成员,他们只是来帮林渊作曲、写谱的。
2、林渊自己弄出了旋律。
3、林渊有两首歌需要作曲、写谱,一首叫《一次就好》,一首叫《青花瓷》,其中《青花瓷》最难写。
4、林渊准备把其中一首歌用在电影里面。
正当唐聚才准备深入问下去的时候,小茂的手机响起来了。
小茂一看号码,是符教授的,便接了。接通电话没多久,他看唐聚才的眼神就变得奇怪了起来。
“刚刚确实有个男的来找我……你说的那个人长什么样子?……对对对!好像就是他!他还和我说他是林导的朋友……什么?他骗我?……没有,放心,我没有和他说什么重要的东西……”
小茂边打电话,边恶狠狠地瞪着唐聚才。唐聚才以为小茂会骂他,但小茂在挂断电话之后,什么都没说,直接转身离开了。
…………
回到酒店,唐聚才回忆了一下自己方才从小茂那里得到的消息。
刚开始,他并没有看出来那四条消息对他有什么用处。但是过了一会儿,他反应过来,这四条消息组合在一起,透露出了一个消息:林渊没有自己作曲。
林渊这个靠着自己写出了《麻雀》(因此获得华国流行音乐奖)和《怒放的生命》(因此提名木吉他奖)的人,怎么可能会在有了旋律的基础上,把作曲那么重要的任务交给别人去做?
可能性——或者说靠着这四条消息能够编造出的可能性——只有一个。那就是:
林渊,根本不会作曲!
“这件事爆出去,足够他吃一壶的了。”
林渊不会作曲的话,被写入教科书的《致爱丽丝》是谁写的?《麻雀》的作曲者是谁?《怒放的生命》的作曲者是谁?
林渊刻意抹掉他们的存在,这是侵权啊!
唐聚才当然知道自己手头上的证据根本不足以“证明”林渊不会作曲,但这不重要。汉语里有一个成语,叫做三人成虎。
一个人说林渊不会作曲,你不相信;两个人说,你开始有点动摇了;当你听到第三个人说起林渊不会作曲,你就会相信这件事情。
唐聚才也知道,这点麻烦迟早会被林渊解决,但是它确实恶心到林渊了啊,那他的目的就达到了!
他的最终目的不是让所有人相信林渊“侵权”、“不会作曲”,而是给林渊使绊子,让林渊恶心。
计划有了,接下来的事情就要交给手底下的人去办了。
毕竟,他担任制片人的那部电影很快就要正式开拍了,他没有那么多精力放在这种琐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