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渊是不喜欢这种热闹的场所,但他也拗不过胡宇宁,他看在胡宇宁那么热情,还把他的电影推荐上巴纳电影节的份上,还是屈服了,又跟着参加了好几次酒会、交流会等等乱七八糟的活动。
林渊确实在这些硬着头皮去参加的活动上认识了一些人,但是他很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能和这些人结成朋友。他看得出来,那些人中的大部分都对所谓的“先锋”不感冒,对他拍摄的“先锋电影”更是不屑一顾。
他们都是纯粹的技术、特效至上主义者,坚信只要技术够强,特效够好,就能拍出好的电影,内涵什么的都是浮云。
“不会真有人看电影是为了看内涵的吧?不会吧不会吧?”
在林渊原来的那个时空,很少有人会有这种观念,就算有,也很少有人会把它说出来,因为一说出来绝对会被人喷成弟弟。
可在这个重视文娱的时空,“技术至上”“特效至上”的观念却能成为主流,这让林渊感觉很魔幻。
他早就知道这个时空的人重视特效轻视内容,但是没想到情况居然会夸张到这种程度。
林渊想到了第一天来巴纳时,那个敲响他房间门的外国友人汤姆斯。
“看来像汤姆斯那样相信电影最终会向内涵方向发展的人还是少数。即使‘重视内涵’这个观点已经开始逐渐传播开了,但是接受它的人并不多。”
难怪史蒂芬老爷子和汤姆斯看到我的微电影后那么激动。
好不容易能回到酒店休息一下,林渊却又收到了胡宇宁的微信电话。
他看到胡宇宁这三个字的时候心里都有些发毛。
草,该不会又要拉我去酒会吧?
我没看见,我没看见,我没看见……
电话自动挂断后,胡宇宁又打来了第二个。林渊叹了口气,还是接了电话。
胡宇宁的声音听起来很激动:“小渊,你听说过克里斯吗?”
“关上楼下的铁栅门?”
“什么?”
“没事。”林渊咳嗽了几下,“怎么了?”
听到林渊这个反应,胡宇宁知道他应该是没听说过的了。
在他原有的观念里,所有电影人都会多少了解一些其他的电影人以及他们的作品,就像作家会去读其他作家的作品,漫画家会去看其他漫画家的作品一样。
但当他认识了林渊这个对当今电影和电影人一无所知的家伙之后,他的观念破碎了。
谁能告诉我,这种什么电影都不看的人,是怎么拍出《留下我》和《黑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