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二十三章 天下大同

至于那种大规模的入侵,则是在贞观三年之后,就很少出现了。

毕竟突厥的可汗都被抓了。

让突厥的损失很大,再加上,有了虎樽炮和威远炮。

这些突厥也很难对边关形成一个什么大的损伤。

这也让大唐的兵力都成为了农户,在各个地方从事生产,这粮食也就源源不断地提升。

因为突厥南下,后来的和世家掰手腕受到了影响的百姓,总算是可以果腹了。

听完李世民的讲述。

始皇帝无奈摇摇头,每个王朝都有着每个王朝的特殊情况。

李世民能够做到这一步,已经是非常不错了。

至于朱元璋。

这个时候的大明还没能从蒙元的影响中恢复过来,要知道,朱元璋推翻了蒙元的时候,也算得上是天下诸侯割据的场面。

连年征战,不知道死了多少人。

再好的肥田,那也都成了荒草地。

到现在,还没有完全开垦出来,相比较蒙元时期的农田,如今大明的农田,减少了差不多一半。

这些年。

朱元璋都在鼓励农桑,对外的战争也少了很多。

北方和南方的蒙元,也被虎樽炮还有威远炮给镇住了,几次入侵,都是损失惨重。

大明的边关,有着蓝玉、徐达等将领守着。

他们只是守城,而不是主动出击。

蒙元来了,那就是一顿火炮出击,然后早就准备好的投石机、箭矢等。

几番下来,蒙元攻城的气势就弱了。

等到一番血战。

蒙元最后也不敢继续攻城,而是分化作战,时不时一场小偷袭。

对于边关来说,那就是挠痒痒而已。

他们守着关口不出,蒙元也打不进去。

最后只能是僵持。

而大明境内,却是在快速发展和壮大。

首先就是高产农物开始大面积耕种,因为士兵的裁员,让大明地方的农事有所提高。

不再把目光放在朝堂的争斗,和对那些开国功臣的怀疑之上。

而是放在了整个天下之后。

朱元璋自然知道该怎么做,才能够让大明快速地强大起来。

“崇祯,你也来说说你吧。”

朱元璋讲述了自己的情况之后,对崇祯皇帝说道。

对于这个后辈,他还是非常关心的。

崇祯皇帝如今的气色,倒是好多了。

“太祖,这大明开海之后,从海外获得了不少的物资,从而解决了大明一部分地方的旱灾。”

“再加上南方的受灾影响比较小,这高产农物经过这几年的耕种,也破有一些收获。”

“那些因为旱灾受到了影响的百姓,也能够有吃食,度过旱灾。”

“就是这地方上,唉,还是有一些一言难尽。”

毕竟这个时候的大明。

那真的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要不是洪承畴和孙传庭等人,有着崇祯皇帝的手书。

而且,也进入了仙境,从而坚定了自己干一番大事业,辅佐崇祯皇帝建立盛世的愿景。

这大明的地方,怕是真的矛盾激化,百姓们纷纷造反了。

现在嘛。

稍微好一些。

可是还是会发生一些地方的百姓,直接杀死了地主,然后自己选了个地方官,来治理他们。

不交税、不交赋、不交粮食,也不听朝廷的法度。

让崇祯皇帝颇有一些头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