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 在小溪镇置产

《唐会要》中规定“天下诸郡,有田宅产业,先己亲邻买卖。”

这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你想买田地房产,要先问过你的族亲和左邻右舍买不买,然后才能在市场上交易。

这是唐初为了方便管理臣民,维系社会宗族秩序,防止百姓随意迁移才制定的法律。

大唐可不像后世,拿个身份证就能随意流动,官府对人口流动是管理得很严的,尤其针对平民,恨不得将人世世代代绑在原地。

该种地的,你就子子孙孙老老实实在自己的土地上种地,该打渔的子子孙孙老老实实住水边打渔。

林婉婉买的四合院,就是张家的邻居虞家出售的。虞家要迁回余姚老家,因此才出售这套宅院。

左邻右舍是张家帮林婉婉走动的,大家都放弃了购买权,才轮到林婉婉。

这套宅院一共有房三十九间,占地面积两点九亩,作价两百贯并一匹绢。

别看价格好似不贵,但实际上要买这房子费劲的地方本来就不在于钱,而在于身份及社会关系。

大唐就是个等级森严的朝代,初期的房价并不算高,门槛主要在于身份上。到了唐玄宗时期,尤其安史之乱后,等级没那么严了(主要是商人的地位蹦跶高了),房价也就被炒上去了。

到了大唐后期,除了一次性的购房款,城镇的房屋甚至每年还要付一笔房产税,叫做“间架税”。

就比如林婉婉买的宅院,一般会被定义为中屋,每年每间就要付一千钱的税。

这宅院有三十九间,也就是说每年要付三万九千钱,也不算少了。

等于买个房子200贯,每年交房产税39贯!

当然这种折腾活人的税肯定不能长存,也就短短一年不到的时间便废止了。

目前初唐虽没有间架税,可购房还是会有当地官员根据当地的经济水平自主征收一些杂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