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婉婉叮嘱他以后切莫行不法之事,挣不义之财,再有下一次,她可不会再掏钱救他了。
忠毅自然满口称喏。
原本在三堂里听到萧翀对自己的判罚是五十大板加三年徒刑,要顶罪得罚铜六百斤时,他都已经做好了去挖河服役的准备了——鄮县现在所有的劳改犯都要去它山堰干活,这已经是公开的秘密。
六百斤铜钱啊,能买多少个他这样的奴仆了!
别说现在小主人根本没钱,就是还生活在萧家时,那也不会拿出这么多铜钱来赎他的。这点自知之明,他还是有的。
身为奴仆,除了忠心,最重要的就是要认清自己的身份地位。
他年幼时因为眼睛长得怪异,被族人所不容,最终家人为了自家在族里的安宁,把年仅八岁的他,以一贯钱(六公斤左右)的价格卖给了牙人。
要不是萧以熏挑选仆从的要求异于常人,不介意他们这种身有残疾的,在他十二岁那年挑了他进府当护卫,还让武艺高强的部曲教导他们,他早就已经死在石矿场上了。
如今小主人竟然真的掏这么一大笔铜钱替他顶罪,他岂能不感激涕零?
看着那堆满了铜钱的马车与他交错而过时,他都差点哭了。什么时候他在自己小主人的心中,已经有这样的价值了?
为了回报小主人和乐安乡君,忠毅的忠心空前高涨。
萧以熏自然不知道忠毅的想法,不过就算知道了也不会在意。对她来说,奴仆的想法是无足轻重的,他们的生死存亡本就跟主人的休戚相关,忠心只是本分。
在大唐,奴婢贱人,律比畜产,指望贵族对奴婢有多怜悯是不可能的。
奴婢犯了错,主人请于官而后杀之者,无罪!
若主人擅杀无辜奴婢,最顶格的惩罚,也不过就是杖一百,而且就这还能罚铜顶罪的,等于是花钱啥事没有——只有一种例外,就是杀奴的主人得罪了人,有人要搞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