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草民平身。”
“谢陛下。”凤鸣正要起身,喻子清又是一阵喝,“大胆凤鸣,还不谢恩”
凤鸣哭泣,谢什么恩啊?突然想起赐婚一事,立马磕头,就差五体投地了,“感谢陛下圣恩,陛下的大恩大德小民没齿难忘……”
“行了行了,要是朕知道你对祁墨有一点点不好,朕就让你进宫给小十三作伴!”喻子清抬手叫停 顺便给了个警告。今天就算是给凤鸣这小子一个下马威,省得他不知道祁墨的小嫂子有多厉害。
凤鸣起身拍拍衣袂上的灰,一脸乖巧的站到了祁墨身边,几人上了马车,朝祁府而去。
祁珏和祁夫人正忙里忙外的收拾祁珩的房间,久不住人,屋里开始有了一股霉味,本想着让下人去做,但祁夫人觉得这是喻子清继任之后第一次以准儿媳的身份回到祁府,这些事情理应由自己这个准婆婆来做。
于是她抓上祁珏小心的清扫着祁珩的房间。后者不敢多言,他可不想在儿媳妇正式登门的那天被自己媳妇赶出房间。
喻子清几人回到祁府的时候祁珏夫妇正站在门口等着,两人一见他们到了,便兴冲冲的跑来,亲自接喻子清进了府门。喻子清认为这是祁珏夫妇给了自己莫大的荣耀。他们在得知自己的儿子喜欢一个男子之后没有百般阻扰,却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自己,他真的很感激。
祁府什么都没变,不过就是几个年老的下人被送回了老家,又添了几个陌生又稚嫩的面孔进来了,见到喻子清和祁珩之后也是恭恭敬敬地问安,看不出任何鄙夷的眼神来。喻子清对这一届的下人很是满意。
几人用过午饭之后结伴去了萧府,又捎上了萧家五人,一群人浩浩荡荡的走在长安城的大街上,帝王来民间体味风土人情已是常事,况且喻子清在王府多年,很多人百姓都已见过他,便没有百姓成群围观下跪的场面,大家都是各玩各的。
天子脚下的长安比其他任何地方都要繁华上数倍,与迦南的花灯节有些相似的是,长安上元节也有灯谜。一到戊时,满城尽是红妆,大红的灯笼挂满各处,淅淅沥沥的发出了红色的光芒。烛火摇曳,风姿绰约,好一派南国风光。
喻子清和祁珩与他人分道而走,几人四下散开,约好亥时到王府碰面,墨白墨菲和思源还有庄珏四人正紧张的筹备晚宴,柳佩佩身怀有孕,但依旧嗜辣如命,墨白墨菲不得已,加了许多辣椒进去,也不知道其他人该何去何从。
喻子清与祁珩手牵着手走在街道上,两边全是各式各样的灯笼,烛火点点,人影绰绰,喻子清有一种自己还在迦南逛花灯节的感觉。
如今已是十五年过去,该忘得,还是没能忘记分毫。
“老伯夫妻,就是在前年花灯节去世的。”喻子清站住脚,突然说道,祁珩抓紧了喻子清等我手,示意他不要多想,“老伯夫妇此刻也许在哪处树荫下喝着小酒对着诗呢,可别忘了,两位老人可都是才子。”
“是啊,老伯伯老奶奶,你们还好吗?”喻子清抬头望向天空,心中暗道:“你们可否能告诉我,我来到这个世界究竟是为了什么”
“述卿,那里有猜灯谜的,我们过去看看吧。”祁珩扯扯喻子清的手,把他拉进了人群之中,二人奋力挤了过去,来到一片灯笼面前驻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