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成蹊外家跟他并不在同一个城市。但距离也并不是特别远,走高速去一趟,车程也就不到四小时。
不到四小时而已,却也只是逢年过节才见上一面。
季成蹊开着车到了地方,看着道闸栏杆抬起来,踩下了油门。
季家有自建的庄园,叫盘梦庄,建造已经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老黄历了。季老爷子是景观狂热爱好者,隔三差五捣鼓一下,如今盘梦庄也是老爷子朋友圈里交口称赞的好去处。
盘梦庄常常很热闹。
老两口紧跟时代,经常约来好友,或者将自家的一些园子借出去,给友人开宴会,或者是提供给一些剧组拍摄。
只不过这几天会很冷清。
季成蹊在盘梦庄是有栋小别墅的,只是他并不来常住。
季成蹊径直开向了属于他的那栋小别墅。
那栋房子距离他妈妈生前住的另一栋不远,站在露台上就可以看见树丛遮蔽之后的屋顶。
在季梦青离开之前,季成蹊曾经住在那里,季梦青离开之后,他就被安排到了新的房子里。
属于季梦青的那一栋,从她离去起,就彻底封存了。
季成蹊小时候曾追问过为什么。
那个时候外公外婆的神情都显得复杂难明,只有大舅悄悄跟他说,因为外公外婆会很伤心。
季成蹊心想,那他被丢出从小长大的房子,丢出充满他跟妈妈的回忆的地方,就不会伤心了吗?
但他从小就是个懂事的孩子。
所以他没有问出来,干脆跟着大舅离开了盘梦庄。
因为他的存在也会让外公外婆很伤心。
盘梦庄很大,大到如果不特意通知,就可以完全不碰面。
季成蹊向来是不做通知的。
季成蹊将车停进车库,从车库电梯上去,不意外的看到房子里一尘不染。
他的房子一直都有人打扫,季家二老安排的。
他们似乎是想要表达出对他的重视和爱护。于是家里该给他的都给了,没有什么不情愿,细节也显得体贴。
以前季成蹊总会因此而心生一些期待,但最后发现他们仅仅只是会做到这一步。
礼数周全,更多一些的,就是他贪心得不到的了。
季成蹊看一眼时间。
20:31。
客厅里响起内线的电话声,季成蹊接通,拨来电话的是盘梦庄的保姆,小时候照顾季梦青,连带着偶尔带一带他的那一位。
保姆笑着道:“小先生,好久不见,我来做饭,您想吃什么?”
“不必。”季成蹊拒绝了对方,挂断电话,拿了手机刚进了厨房,门铃又响起来。
季成蹊闭了闭眼,将准备拨通陶李微信电话的手指收回来,转头去开门。
门口的是他大舅,季平波。
季成蹊稍稍放松了些。
他算是被季平波带大的——算是。
当年季平波忙得要命,不是往这个洲赶就是往那片海飞,一周能回来一次已经是尽全力了。
若是说母亲离去后,季成蹊还能从谁身上感受到些微亲情的温暖,就只有季平波了。
“大舅。”季成蹊让开了门。
“成蹊回来了。”季平波笑道。
他面相儒雅,笑眯眯的,看起来没什么攻击性。
光从长相和身材上来看,根本就不是能抡起棍子追着齐远民打的类型。
“吃了吗?”季平波问。
“没有。”
“那喊你刘姨……”
“我自己做。”季成蹊说。
季平波听了,干脆一屁股坐到沙发上:“这不巧了,我也没吃。”
季成蹊:。
季成蹊瞥他舅一眼,进了厨房,拿起手机,拍了张冰箱里的照片。
下自成蹊:【照片】;
下自成蹊:菜谱。
陶李无语了一下,点开照片看了看菜和肉,给那边分享了一荤一素一汤的菜谱过去。
然后他没有放下手机,就准备接下自成蹊的电话。
下自成蹊独居,每次做饭的时候都会给他来个电话。
他看书,他做饭。
可陶李等了三分钟,下自成蹊也没打来电话。
陶李:?
陶李看着自然熄屏的手机,愣了好一会儿,默默放下,重新将目光放到了书上。
手上的笔转了两圈。
黑色的笔身旋转着,被台灯冷光下的手按住,过了许久,笔尖才重新落到了纸面上。
还怪不习惯的。
吃上饭的时候,已经是十点出头了。
季平波也没喊饿,就在沙发上,看着外甥熟练的处理食材,熟练的下炒锅。
饭菜都端上来之后,季成蹊又先拍了张照。
红烧肉,蒜蓉空心菜,还有个海带排骨汤。
这次季平波看清了,这照片他发给了个微信好友。
那头很快发来了一条消息。
阿李李:?您做个人吧,我今晚只吃了烧麦。
季成蹊挑眉。
下自成蹊:缺钱?
阿李李:缺大厨,缺时间。
学校也不是没有好吃的炒菜食堂,只不过距离陶李住的宿舍远就不说了,人还多。
一顿饭等个一个小时都是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