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那颗最亮的星都微微黯下来,月亮和其他的星辰也被隐没在云雾之后,把今夜交还给黑暗。
安文文的窗户外面,什么也看不见了,只剩下她那条新影子。
只要祂想,这里的一切可以永远安静、永远黑暗,陷入最适合安眠的永恒沉寂。
但最终,黑影只是围绕着这座城市巡视了一圈,确认不会有任何影响安文文休息的存在后,飞快地收回来,紧紧地依偎在安文文的身边。
安文文得到了一个好觉。
附近方圆十里的人和事物都因为她的睡梦,度过了在这座城市里最安静的一个晚上。
而在城市更深处的另一边。
一群人正在经历最煎熬的一个晚上,又或许,这也只不过是未来无数忧患和困难里的其中之一。
但对于眼下的时刻,确实是最棘手的难关。
解不开的谜题实在太多了:
光是每晚都会亮起的那颗“异星”,就足以让知道内情的人头皮发麻,难以安眠。
他们必须实时观测、严密记录每一个数据,研究神秘的源头:比如星星的距离变化,亮度变化……
归属为一级事件。
接着是围绕那源头产生的次级效应:
比如三十秒信号中的观察员受到影响产生异常感知,“看到”新大陆;对话行动中的接听员收到古怪回声却没有发现明显变化……
归属为二级事件。
还有一些更细小琐碎的异常,暂时找不到明确联系的:比如突然爆炸的轮胎、粉碎断裂的手臂、莫名的区域性停电……
归属为三级事件。
随着诡异的事情越来越多,需要建立的标签分类越来越细,命名的档案号也越来越长,区分正常和异常,又在种种异常中做出更进一步的划分。
再据此进行不同的人力资源分配和调遣。
然而。
比起还没有从游戏里回来的那三个人,今天晚上发生的其他所有事情都可以放到一边。
所有相关的人员都在紧紧盯着那三个被召唤进去的测试者。
那三个人多昏睡一小时,一分钟,一秒钟,都是对其他人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
在那三个人睁开眼之前,没有一个人敢闭眼。
肉.体上的痛苦是最容易熬过去的,只需要不间断地保持清醒,用投入工作来克服困倦和疲惫。
精神上的压力才更加摧残。
因为“幻世界”就是一起几乎可以确认的,和“异星”同等级别的,重大一级事件!
这很可能通往“异星”的另一个源头,或许就是一条解谜捷径。
进入《幻世界》,才能研究“幻世界”,才能进一步接触“异星”!
当游戏成为最后的救命稻草,意义就变得完全不一样了。
内测,宣传,公测,上线……
每一步都让人如临大敌。
尤其这还是他们第一次目睹“幻世界”召唤人进去,毫无征兆、毫无准备,只能通过检查三个被召唤者的身体数据,监测大脑皮层活跃度来确认那三个人的安危。
但在那三人回来汇报之前,他们谁也无法知道游戏里面到底发生了什么。
正是这种不确定性的未知,在放大恐惧和惊悚,并且随着等待时间的流逝进一步畸变,甚至能把人逼疯。
一个小时,两个小时,三个小时……当然不算什么。
但要是五个小时,十个小时,二十个小时呢?
万一还要再经历三十个小时,五十个小时,一百个小时呢?
难道就这么一直等下去?
那三个人还要在“幻世界”里待多久?
那三个人真的能回来吗?
等待会让人产生越来越多的疑问:
如果那三个人死在“幻世界”,身体会立刻死去吗?
如果那三个人永远都出不来,那会变成三个植物人?
只不过是三个人而已,无论是死去还是变成植物人,似乎都不算什么。
就算永远不吃不喝,不醒不动,使用一部分的医疗资源,也能维护支撑那三具身体一辈子的生命活动。
但要是十万个人呢?
如果是十万个人永远回不来,永远留在“幻世界”——
当数字翻倍,所有的恐怖都会以成千上万倍叠加起来,最终变成压垮事件中的研究人员的心头大山。
“滴!滴!滴!”
突然,三个心电图同时发出自动警报声。
在最顶级的密切护理病房里,三个人睁开眼,从病床上坐起来。
刹那间,一群群穿着白大褂的人冲进去蜂拥上前,他们拿起各种仪器翻查三具身体情况,又扔出各种问题确认三人的精神状态。
“感觉怎么样吗?”
“看得清人吗?听得到声音吗?”
“在里面有没有受伤?”
“为什么这么久才出来?游戏控制了你们吗?”
……
但无论问什么,那三个人都只是茫然地摇摇头,好像还没回过神来。
半天过去了,才有一个声音回答。
“……我们没事,也没有被控制,只是一不小心,玩得太入迷了。”
“更新后的版本,太好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