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此刻,正是结缘之时!(万字巨章)

我的师父很多 阎ZK 5700 字 2022-09-22

是当年那少年假死脱身,想了什么旁人想不到的法子续了命,一直活到了现在……

如果是他的话,还真有可能。

皇长孙抬眸,突然发现旁边那被人暗中称之为笑虎的男子嘴角微微挑起,不知是否是错觉,这笑容要比起寻常时候真实很多,似乎从水中之月变得触手可及,里面带着他不能给理解的思绪。

那笑容一闪即逝,变回了原本笑眯眯的模样。

这一日,大秦皇帝长孙,李长兴,按惯巡视,行至扶风郡城。

百里封和他的夫子饮酒至大醉。

扶风·边城。

薛琴霜盘坐在床上,看着远空的月色,抬手轻轻抚了下鬓角的断发,缓缓呼出了一口浊气,神色平静而坦然。

还有三日。

王安风孤身一人坐在风字楼后的木屋外面,看着满天繁星。

体悟到了数年未曾感受到的孤独。

……………………………………………………

这是来到扶风郡城的第三日。

王安风似乎已经将所有的事情都放下,神色平静,起身,洗漱,拿着蘸过了温水的棉布,将背后木剑轻轻擦拭一遍。

他擦拭地很仔细,伴随着平缓而又节奏的动作,心中杂念缓缓收束,复又抬手,将这剑重新背负在了背后。

又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他告诉自己。

之后有机会再去找便可以了,无论是薛姑娘,还是百里封,或者拓跋月。

只要大家都还活在这个天下,就肯定能有一日重逢。

当务之急,既然已经来了扶风城,那么拜访几位故人,随即前往风字楼中,闯过三十层,之后寻找酒自在前辈,酒自在前辈见多识广,定然是知道如何进入薛家的方法,拜访故人的时候,恰好也可以询问一下可否知道百里等人的行踪。

心念至此,安稳下来,缓步踏出。

上一次他离开的时候,将这木屋锁上。

这一次,却根本没有去管。

仿佛这里的主人不过是去了风字楼中看书,中午的时候就会呼朋唤友,回到这个小小的木屋前面,然后淘米做饭,争争吵吵。

他去拜访了傅墨夫子,去拜见了风字楼的任老,然后去了刑部,见了严令。

在此之后,便准备去闯扶风城的扶字楼。

他也不准备多闯,就只打算闯到三十层便可。

偌大的扶风郡城,此时只能让他感觉到疏离,只有让自己像是陀螺一样转起来,才能够将那种错过故人的空旷感觉驱散掉。

扶风·刑部。

严令听到王安风的询问,神色略有古怪地上上下下打量了下他,道:

“你想要之去找百里封他们,这没有问题……”

“他既然在边关,我可以帮你去问,去打听他选择调去的是哪一处关城,据你所说,那位拓跋姑娘和他在一起,也容易找到,可是,薛家那位……你还是,还是勿要再念了。”

严令抿了抿唇,眉头皱起。

关于薛家,因为最近所掌管之事,他也知道了不少,所以更为明白王安风所想的事情是多么的天真。作为刺客世家,向来只有他们去寻其他人的份儿,想要进入薛家,要求极为严苛。

况且……据他所知,那件事情……

想到了那一件事情,严令心中有些迟疑,但看到眼前王安风有些低沉的模样,还是开口解释道:

“因为已经太迟了。”

“太迟了?”

王安风微微一怔。

严令点头,道:

“对,太迟了,以高明武者的脚力,此时恐怕已经快要回到薛家所在之处,而薛家和大秦关系算是融洽,我恰也知道,薛家的秘境即将开启,你所认识的那个人,便是要进入秘境的成员之一。”

“这件事情,恐怕不是短时间能够结束的。”

“薛家,也不会让人干扰这件事情,此次一别,你若是要去,起码要等五年时间,按照往日经验,五年时间,那人无论如何也应该出来了。”

严令思考了过去典籍中的线索,给出了一个相当保守安全的时间段。

王安风的双眸瞪大,猛地起身。

“五年?!”

原本平定下来的心境仿佛在瞬间被砸成了稀烂,严令瞳孔收缩,眼前少年心境激荡之下,身周竟然开始扭曲,产生了微弱的异象,令他本能受激,几乎下意识有了拔刀的冲动,额上不觉渗出冷汗。

仿佛眼前不是少时相熟好友,而是某种被彻底激怒的猛兽。

过去了数息时间,王安风的呼吸略有些粗重,双眸神色闪烁,重又坐回了座位上,道:

“抱歉,严大哥,我失态了……”

“只是想到故友要足足五年时间了无音讯,是以心中激荡。”

实际上,是七年,甚至于八年。

王安风双眸神色闪动。

严令呼出口气,道:

“无事,不过,我方才想到。”

“想要再见一面,可能很难,但是,若是要令他知道你在此安好,却还有其他法子,若是要说,眼前便有一个。”

王安风神色微怔,道:

“是什么?”

皇长孙来扶风郡城,乃是大秦惯例。

第一日祭祀,第二日听政,第三日,有扶风大比,但凡习武之人,皆可以上前来战,凡可胜,皆有所赏,若能连战皆胜利,则可载入榜单,宣告于四海。

那便是机会。

严令身着广袖官服,立于队伍当中,耳畔已经奏起了浩乐,端庄而大气,尽显皇室之威仪,皇长孙李长兴端坐于上首一侧,身着明黄衣衫,另一侧坐着扶风郡的柱国大将宇文则,神色威严而冷峻。

那柄神兵破断,正拄在旁边。

只是坐在旁边,便仿佛立着一座高耸入云,孤傲超凡的孤峰,带来难以言喻的强大压迫力量,此为盛事,武者不少,却罕有武者敢于直视这位治军极严,声名在外的名将。

有七十二柱国之一镇压,无人能在今日掀起丝毫的风波。

两人下首,百人击鼓,百人鸣钟,复又有百人抚琴。

钟鸣鼎食,现古帝王之礼。

正是大秦入阵曲。

扶风演武场上,已经站立着一位出身于军中的宿将,身材高大,手持战刀。

这正是今日第一位出场之人,是禁军中一名校尉,武功七品。

今日,唯独战胜他的人,才能够继续在这演武场上呆下去,也唯独战胜了他,才算是这一次扶风大比的开始。

奏乐毕。

高坐上首的皇长孙自旁边人手中接过玉杵,轻轻敲击了侍女所捧玉质编钟之上。

清脆悠扬的声音响起。

仿佛火星坠入了沸腾的油锅当中,整个扶风演武场上的气氛瞬间火热。

其上那名武将右手一振,手中之刀刀锋扬起,指向了下方众多武人,缓声开口,如同猛虎咆哮,道:

“请!”

严令看着左右,到处皆是涌来围观的武人百姓,周围的酒楼亦是坐满了人,却始终不见那熟悉的身影,眉头不由得紧紧皱起。

那家伙,去哪里了?!

………………………………………………

“驾!”

“该死!”

一名异族壮汉坐在车辕上,手中握着马鞭,可是马车却难以向前半分,不爽快地重重一鞭子抽击在空中,发出了一声脆响,转身撩开了车帘,看着里面那位身着红衣的少女峰,双手交叉在胸前,行了一礼,闷声闷气地道:

“大小姐,我们走不动了。”

拓跋月微微皱眉,掀开旁边车帘,看到周围熙熙攘攘,竟是远远比寻常时候的人多。百里封身为兵家守将麾下之人,今日完成了最后一次执勤任务,已经在外面等着了,可看着眼前这模样,还不知道得等几个时辰才能够出得了这扶风郡城的城门。

拓跋月看了眼并不是很遥远的城墙,呼出口气,叹息道:

“没有办法,约定好的时间,恰恰撞上了大秦皇长孙出行。”

“这些人大多都是想要去看扶风大比罢,走过这一段便好……”

她看着这熟悉却又因为太多的人而显得有些陌生的郡城,右手从腰间那白玉玉佩上拂过,心中不觉升起了黯然之色。

仍旧未曾遇到。

此去边关,恐怕也没有办法遇到安风。

终究是负了薛姑娘啊……

想到这里,她心中突然升起来了对于王安风的恼火,恼他为什么一去两年,了无音讯,恼他为何和薛姑娘彼此有意,却非要错过。

莫非这便是天命?

所谓缘法?

叹息一声,拓跋月自心中升起来了许多无力。

那异族大汉俯身行了一礼,道了声诺,放下车帘,看着周围熙熙攘攘的人群,心中憋着一口气。

扶风郡城,原来是有这么多人的吗?

往日怎么未曾发现?!

手中的鞭子甩在空中,发出了噼啪脆响,可自家马车只是用比起孩童蹒跚学步的速度超前挪移,令这壮汉心中体悟到了前所未有的憋屈。

耳畔似乎听到了一声清脆的声音。

…………………………………………

“哈哈哈,还有谁上来,谁还敢与我一战!”

场上武者已经换去了数人。

这种武者大比,其实是对帝国皇室展现出本郡尚武之风,必然不可能持续多长的时间,比起真正的鏖战,如何能够展现出武者风姿方才是最为重要的事情。

每每有人得胜,便会得到众人大声欢呼喝彩。

上则有帝国皇长孙垂目以观,下则是武者畅快交手。

百人奏乐,从未停止,雅乐之音,威仪浩大。

歌舞升平。

无需要任何美酒,便能够令这满城的百姓醉倒,足以令扶风郡城醉倒,皇长孙坐在上首,看着下面到处都是的人,心中紧张,却未曾表现出分毫来,暗暗咽了口唾沫,微微呼出口气,朝着旁边之人偏了偏头,轻笑低语,道:

“看来,今日应当无事。”

旁边大太监微笑应下,可是心中却又有些不以为意。

这感觉没有任何的由来,但是却一直在他心中盘旋不定,未曾消散。

那个人的子嗣在的话,没有事情发生反倒是一种令人不习惯的事情……

但是一直到最后的结束,也维持发生什么事情,严令眉头皱起,大太监却觉得有些不大习惯,仿佛一拳蓄力,直接打到了空处。

此次比斗,已经快要结束,旁边史官着笔,准备将这件事情记录下来,可是又有些头痛,不知道在这之前,应该写些什么事情,天现虹霓?路有异兽?

总归要有些异状才行,否则如何彰显皇家威仪,彰显皇长孙天命之所归?

恰在此时,他的耳畔突然响起了一声并不那么和谐的声音。

是鼎声。

但是和下方所奏的雅乐不同,更为雄浑浩大。

严令也微微皱眉,他出身世家,虽然木讷,但是琴棋书画,其实皆有涉猎,自然听得出这不谐之音,却又未曾当做什么事情,只当是哪一个倒霉的乐师,在这么重要的场合下犯了绝不应该出现的错误。

那声音再度响起。

越发浩大!

这一次,就连寻常百姓都察觉到了,目光从最后的武斗上收回,彼此交头接耳,窃窃私语,方才还算是一片祥和的场景中便出现了许多的杂音。

坐在上首的皇长孙微微皱眉。

发什么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