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八 双桂联芳(一)

大明望族 雁九 3694 字 2024-01-01

三老爷一把抽出胳膊,瞪着乔二老爷道:“二哥敢发誓我说的是假话?”

乔二老爷卡壳了。

乔大老爷暴躁道:“老三你别阴阳怪气,有火冲我来我晓得你埋怨老太太走的不是时候,耽搁了你的前程,这喊打喊杀的,你到底要作甚?我与老二不是你的弟弟,是你的两个哥哥,你这般没上没下到底想要作甚?”

家丑不可外扬,外头不知晓乔老太太的死因。

乔三老爷也不知情,只当因家中的官非与大老爷的罢官之事,使得老太太伤心不支才就此去了。

昨日兄弟相见,不管是乔大老爷也好,还是乔二老爷也好,都没有提这个话茬。

乔二老爷行事厚道,乔二太太却是心中不忿。

二房嫡子夭折,只有一年幼庶子养在她身边,也不甚亲近,乔二太太怕无人养老,唯一在意的就是钱财。

乔老太太的嫁妆与私房,那是要传嫡子的,与二房并不相于,乔二太太也不惦记可乔家公中产业,却是有二房的一份。

如今乔老太太已经去世,乔三老爷回京,乔家眼看到了分家的时候。

要是正常情况下,肯定是长房占大头,余下小部分是二房、三房的如今却是大老爷有了过失,独占了乔老太太的私房不说,还生生气死了乔老太太,哪里有脸在家产上占大头?

乔二老爷不想争,乔二太太却不甘心,就安排人往三房传了闲话。

乔三老爷昨晚歇的早,乔三太太没来得及说,朝食时才对丈夫提起,结果三老爷立时恼了,赶到乔大老爷这边来求证,与乔大老爷呛呛起来。

书房的小厮见两位老爷要动手,忙去请乔大太太。

乔大太太出来劝了两句,两人依旧是乌鸡眼似的,就见使人请了乔二老爷救火。

按照她的意思,婆母去世的详情本就瞒不住,当早日告知三老爷,好好解释解释,省的平地生波。

当时情况紧急,罚银要十日交付,乔大老爷固然有错,也是情有可原。要是三老爷能早些送些银子到京,也不会有这样的事。

自七月初锦衣卫抓人,乔大太太就安排家仆快马往南京送信,可是乔三老爷的回信却是九月初才到京,也没有送银子回来。

乔大老爷心虚,想要瞒着胞弟,结果兄弟之间嫌隙越深。

乔大太太避到厢房,听着正房的动静,面露冷笑。

乔大老爷出狱将两个月来,不仅心中埋怨乔老太太,将她这个结发之妻也埋怨上了。

借着守孝之名,乔大老爷搬到前院书房,夫妻两个三、五日见不到一次面

对着乔二老爷,乔大老爷却是满心感激,当成同胞兄弟似的,越来越亲近

因沈沧曾劝他重视子孙读书,不要断了书香门第的传承,乔大老爷就专心关注起二房侄儿的功课来,嫡亲长孙因长得有几分像乔大太太,引得乔大老爷“恨屋及乌”,反而亲近不起来。

乔大太太低声下气地过来哄了几回,乔大老爷依旧心意不改。

乔大太太也恼了,只觉得自己儿孙俱全,已经到享儿孙福的时候,就懒得再搭理乔大老爷,只冷眼看着丈夫被二老爷哄得团团转。

今早这一出,都不用去追查,她也能晓得是二房两口子在中间搞风搞雨…

外头蒙蒙亮,零散雪花飘落,远处有炊烟缓缓升起,

沈瑞穿着薄棉短打衣裳,在院子里练拳,只觉得浑身热腾腾的,倒是一点也不觉得冷。

春燕打着哈欠,挑了厢房的门帘出来。

堂屋已经点灯,柳芽在上房,两个粗使婢子在小厨房烧水。

看到春燕,沈瑞收了拳:“去正房那边问太太一声,我想要带三哥过去与老爷、太太用朝食便宜不便宜?”

春燕福身应了一声,离了九如居。

两个粗婢端了热水出来,沈瑞回正房洗漱。

柳芽早已准备好一叠衣裳出来,沈瑞望了卧房一眼,里面静悄悄的没有半点动静。

沈瑞站在卧房门口招呼了一声,里头闷闷地应了一声。

不过直到沈瑞梳洗完毕,换好衣裳,还是不见里头有动静。

昨日沈珏非要抵足而眠,拉着沈瑞聊到后半夜,这会儿还没起来。

春燕已经从正房回来:“二哥,太太说便宜呢,已经吩咐人去厨房传话,叫直接将例菜送去,还特意叫人加了桂花糖年糕同鸡肉紫菜粥。”

要赶在大老爷上衙前过去,总不能叫长辈们等着,沈瑞就投湿了一块毛巾,直接去了卧室。

沈珏侧身躺着,打着小呼噜,睡的正香。

沈瑞虽有一丝丝不忍,可还是想到做到,将湿毛巾盖在沈珏脸上。

沈珏怪叫一声,挣开眼睛,鼓着腮帮子瞪着沈瑞。

“快起,咱们去上房用朝食。”

“二哥也太坏了,慢慢叫人不成么?”沈珏一边穿衣服,一边抱怨着。

沈瑞翻了个白眼,能叫起来才怪。

这种湿毛巾叫起,还是自己上辈子遭遇过的。

沈瑞有些恍然,自己是五年前的冬天来到大明朝,不过五年时间,却像是过了好久似的,上辈子的事情竟有些模糊起来。

两人收拾整齐,到了上房时,天色已经大亮。

沈沧穿着冬官服、朝靴,坐在稍间榻上与徐氏在说话。见两人进来,徐氏就吩咐婢子摆饭。

沈瑞与沈珏请了安后,婢子也摆好了饭。沈瑞跟前是鸡肉紫菜粥,沈珏眼前则是桂花糖年糕,这两样都是他们两个爱吃的,大家“食不言”地用了朝食

等撤了碟碗,沈沧并未着急走。

沈瑞虽平素也偶尔过来陪沈沧夫妇用朝食,可多是在沈沧休沐日,今日突然过来当是有事要说。

沈瑞见时间不早,也不耽搁沈沧上衙,便就沈琰、沈兄弟随着乔三老爷进京的事情说了。

沈沧面上看不出喜怒,徐氏却是有了恼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