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张老爷走的时候态度不好,可先前的“逆耳忠言…王琪与道痴两个却都听进去了。
王琪只觉得张老爷的性子直爽可爱,道痴觉得张老爷是个心中有丘整的,两人言及张老爷只有敬重的,并没有去挑礼。
张庆和见状,心下这才安了。
对于王琪与小舅子,不免又高看一眼。换做其他人,受了这般慢待,即便忍着不发作,怕是也要计较一羔王琪与小舅子,真是宽和好性。
方才在顺娘跟前,王琪显摆了一把道痴得到诰赠,现下在三郎与高孟翔跟前却不好说这个。道痴本是十二房子弟,过继出去,给嗣父母得了诰赠,听起来是体面之事,可对十二房来说,还是有些尴尬。
王琪便提了道痴下月去国子监读书之事,还有自己后日启程返回安陆之事。
王琪奔波回乡,却是辛苦,可到底是奉旨行钦差事,众人少不得又恭喜一番。
对于道痴入国子监之事,三郎则是忍不住喜形于色,道:“甚好,甚好!”
国子监正式入学的时间是在秋天,三郎虽去年秋就入了国子监。可当时只是附学,正式入学也是在今年春。三郎五月入学,算是“插班生。”与三郎正好是一届。
三郎是“官生”的身份入的学,道痴如今“奉旨入监。”也是“恩荫,“也算“官生”。如此一来,也省的被人欺负。
不是他闲操心,而是国子监中优秀士子虽多,可权贵子弟也不少。三郎本身不过是从三品官之子,在地方上还能算个人物,在京城则不算什么。
因正德皇帝并不重视儒学,现下国子监已经不如早年,不过“北监“在监的士子也有数千人。
权贵子弟云集,还有外藩士子,内中各和关系复杂。
在他看来,二郎纯善老实,要是被欺负了怎么办?他这做兄长的当然会护着,可是怕护不住。
得了“恩旨入监”的名义,就不怕旁人欺负了。
想到这里,他与二郎说着国子监的现况,还有“官生”与“民生”之间的对峙。
高孟翔见三郎面带严谨,笑道:“三郎也太老实,即便学中公侯勋贵子弟多些,也不用怕什么。有仁、有义也是今春入学,要是真有人不开眼,就去同他们两个说。”
王琪在旁听着稀奇,道:“有仁、有义是哪个?”
高孟翔道:“是伯外祖长孙、次孙。”
高孟翔外祖父是礼部侍郎杨廷仪,伯外父的就是首辅杨廷和。
杨家虽发迹的晚,杨廷和之父杨春中进士,入官场,官至正四品提学会事。可到了杨廷和兄弟这一代,兄弟三个,两个进士,一个举人,都入了官场:而今,一个是首辅,一个是京堂,一个是地方大员:到了第三代,杨廷和四子,一进士,两举人,一恩萌入官,长子、三子出仕,次子、四子举业。
杨廷仪长子早天,次子也是举人。
杨家不仅子侄出色,女婿选的也都是读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