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里头,这事儿早就热闹开,岳乐的母亲七福晋进宫向太后请安,笑着说:“臣妾和您的侄媳妇这些日子可忙了,谁家都惦记着来给拜年送礼。往年也不见这么热闹,臣妾正想着是怎么回事呢,这才知道,您下了恩旨,让那些大臣们带着妻女进宫。”
“我就是想看看孩子们的品相,过去一年宫里悲戚戚的,我心里一直不痛快,可皇上才多大,日子长着呢,宫里还是要兴旺些才好。”玉儿说,“也没别的想法,就想看看女孩子们,漂漂亮亮的招人喜欢。”
七福晋笑道:“臣妾可天天伸长脖子盼着呢,太后啊,将来您得了长孙,一定要叫臣妾抱一抱。”
玉儿道:“还早着呢,怪我不好,一时兴起,搅得外头大惊小怪。”
七福晋忙说:“孩子们长大,就一眨眼的功夫,您看臣妾,都好几个孙子了。”
玉儿便道:“皇上大婚时要选四位福晋伺候皇后,你的儿媳妇可不许偷懒,没有比她更妥帖的。”
日子一晃,便是元宵前夜,只因福临每天都在长个子,宫里又新作了吉服送来。
他见吴良辅笑眯眯地伺候自己试穿,便没好气地责备:“你乐呵什么劲,敢情那天额娘没罚你,你就轻狂了?”
吴良辅忙笑道:“奴才是乐啊,明日来赴宴的千金小姐里头,将来兴许就有宫里的娘娘主子,奴才为皇上高兴呢。”
福临不屑:“谁稀罕,最后还不得听多尔衮的,把他的亲信手下的女儿嫁给朕,做他的眼线,盯着朕看着朕。”
吴良辅眼珠子一转悠,便道:“如此说来,将来从科尔沁来的孟古青格格,才能一心一意向着您,科尔沁和摄政王向来不对付。”
福临闷声不响,穿戴好了吉服,在镜子前转了一圈,冷冷地说:“吴良辅,你到外头去吹吹冷风清醒清醒。”
吴良辅一慌,忙跪下:“奴才该死,奴才不该说这些话。”
福临瞥他一眼:“别怨朕,正如额娘曾经对朕说的,她若不骂我责备我,就该轮到天底下的人来指责朕。如今朕不管束你,将来就该是额娘和苏麻喇来收拾你。滚出去!”
吴良辅连滚带爬地跑出去,在门外站了大半宿,果然是冻出了病,第二天元宵节也不能在皇帝身边伺候,玉儿听苏麻喇说,是被福临责罚的,略感欣慰道:“明朝时阉党为患,福临能警醒,是好事,由着他吧。”
元宵宴开席前,受太后邀请的文武大臣,纷纷带着妻女进宫,内侍宫女前来领路,佟夫人和丈夫儿子暂且分开,独自带着女儿,先到慈宁宫向太后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