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战争或和平

“反对国家分裂法案!反对国家分裂法案!”

走在走廊内来回度着步子的中山喃喃的在唇边自语着这个自己并不熟悉地法案,两个小时前,国务院派来一名工作人员,送来的一份在共和六年通过的法案文本。

对于这个由第一届国会通过的法案,中山非常陌生,但是法案的内容却让中山此时有些举棋不定,如自己南下西南,返回广东,西南四省必定会宣布、同时组建大元帅府,一但四嗜逍∷低布,那么无疑等于授人于口实,政见将成为分裂国家的第一罪证。

雨一直在下着,中山的内心做着苦苦的挣扎,是南下,还是留京,这都是一个问题。

“省之地位,对于地方则为最高之行政区域,对于中央则为最大之自治范围。盖欲达共和之目的,非求民权之发达不可,而求民权之发达,则非扩充自治之范围不可也……中国之所以不发达者,正以中央集权思想过深,地方自治观念甚微。”

雨一直在下着,空中偶尔可以听到响雷刺破云霄的怒吼,闪电划破夜空,将古老地京城映的雪白,这夜注定不再不平静。

尽管已至深夜,赵倜久久不能入夜,惊恐不安、留恋不舍种种情绪在赵倜的心间萦绕着,三弟说的都是实话,交出军队可保赵家的荣华宝贵,但是交出军队又能保得几年,这些都是问题。

就在这赵倜左右为难难以决择时,督署参谋长时鼎岑拿着一份未拆地电报走了过来。因出身行伍的关系,赵倜用人一般喜用行伍军官,幕僚则多系最老旧地北洋将学堂出身,报军官学生在赵部则被斥为新进,混不出什么名堂来,而时鼎岑恰恰是北洋将学堂出身,这或许是其能出任督署参谋长的原因之一。

“督军!老大人发来电报!”

尽管作为督署参谋长,但时鼎岑并没有拆开电报,这是赵倜地习惯,尽管出身行伍,但赵倜会写一笔颜体字,喜欢自拟电稿,当督军这些年每天不少时间消耗在签押房里,因此凡收到函电,他的参谋长秘书长都不敢拆阅而留他亲拆处理。

“老大人电报?”

接过电报赵倜不禁一愣,自打从老大人辞去热河之职后,可就是一直安居于京城不问政事,平时逢年过节孝敬地问电,老大人也都是知道了三字结束,今天怎么

亲自发电给自己。

“识时!谋名!”

拆开电报,赵倜看到电报纸上仅只有四字,四字之意再清楚不过,是老大人在告诉自己,让自己识时务,中央之势已不可挡,切莫误已伤族!谋名之意非常清楚,名可自保!

老大人可以在热河未放一枪,就向司马交出热河,那是因为老大人年龄在那,早已没了争雄之心,否则以老大人之威望,便是他司马以禁烟为名,恐怕也难动老大丝毫,当初连忙袁大总统都得礼让老大人三分。

老大人可以让,自己可以让吗?

看着手中的电报,赵倜默想着……

共和八年五月一日,河南督军赵倜发表东电,种国会行“废督裁军案”,同时电请陆军部派裁军组前往河南,主持河南省军裁减事宜。

“……值此艰时局,外患不息,内忧未止,长哀民生之多难,苦虎狼之环伺,奈何手足相残,自毁长城基业。今唯废督裁军,各嗜逍∷低兵止战,使我四万万民从同一心,政同一体,实现真正之共和,息纷争以致强盛∴身为军民治之害者,厥为藩镇重兵之握,把持一方政权,足以相抗中央,致令不能达,和不能至。共和制下,藩镇武力大不相宜,宜以废除为上。我辈报国之热忱,非踞督军之权位始能达也←全家国之责,必先牺牲个人之利,废除督军制,裁撤省军以为国防,实为今日之要害∴在此位历数年,自问无愧于国家,今日共和国会决议废督裁军,请自赵周人始。”

由赵倜东电一出,震动全国,海内皆惊。此前虽国会已讨论废督裁军达一案,但却是由国会部分议员提出,而赵倜身为地方实力督军之一自请废督,电文一出,各界之震动难以言表,尤其是电请陆军部主持裁军,更让举国相信,这绝不是沽名钓誉,而是要动真格的话了,至少在赵倜本人是真准备的辞督裁军了。

“……近来嚣嚣之口,或不免恐军队干预政治,吾则谓我爱人,既造成此庄严灿烂之共和中国,决不至有此破坏之举。盖军人所以卫国,非所以乱国;所以防外,非所以防内,始终强调。

当知军人之职志,在防御外患,在保卫国家。今日河南督军赵倜之举,华之深为所感,共和制下,藩镇武力大不相宜,宜以废除为上←各省督军以国事计,废除督军之职,裁减地方省军,以建国防之军!”

几乎是赵倜东电一至中央,身为内阁总理的司马便第一时间召开新闻发布会,率先表示赞同,随着司马的表态种,国务院内阁地风向自然随之而动,各部要员纷纷表示,“当协力进行,务期民愿达成”。

“赵周人啊!赵周人!”

看着手中赵倜发出地东电,司马脸上带着些许笑色,无论赵倜在通电中如何美化他自己,自己的目的达到了,有了赵倜的这份通电,“废督裁军”就算是可以开头了,国会那边的讨论也可以收尾了!

“畅卿,现在赵倜的这份东电可以说为他捞足了名声,发函陆军部让松坡立即派出裁军组,前往河南主持裁军!嗯!从财政部划拨00万地裁军款项,告诉松坡,这个款子不需要看得过严,赵倜这份通电,给咱们省了至少一千万!让赵倜从中捞个百多万!也算是个补偿吧!另外知会农商部一声,赵家吞并的官私田之事划上句号吧!不能让人家说咱们卸磨杀驴!”

尽管司马对贪腐非常反感,但是在这个时候司马并不介意的偶尔的损公肥,事实上如果各省都如赵倜一般,司马甚至不介于将预备用于裁军的款项之半送入那些人的腰包。

反感是反感,现实是现实!他们交出了枪,在钱上,自己绝不会亏待他们!

这是一种交易!

东电一出,一时间东电与赵倜之,立即引得舆论纷纷,赵倜是第一个通电种“废督裁军案”,同时以明电邀请陆军部派裁军组,使得民众无不欢呼其公心之举。但公心为公心,地方督军仍未公开表态,似乎都在等着什么,即便有表态者也言语不定,大有待他日国会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