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头微微一跳,朱尔典随口反问道。
“不知道康德公使所指的义务是何种义务?”
“……在这场冲突中,中国正是被迫拿起武器,行以自卫权的一方!”
在朱尔典代表英、法、美三国发表这一定论的同时,他双眼直视着石井菊次郎,在此之前,他已经同日本方面勾通过,三国的认定,没有任何事实上约束力,同样,他也征求过中国方面的态度,中国需要的是认可。
在三国的斡旋下,谈判终于回到了正题,在双方都没有发表异议的时候,便开始进入谈判议程。
对于整个谈判过程,就中国方面而言,核心的策略,就是一个字,“拖”,拖到对方不愿意再拖下去,然后再顺理成章达成和约。
作为中国方面谈判首席代表的陆徵祥一上来便和颜悦『色』地跟日本人纠缠,而他在施展了“拖”字诀时,首先,便是减少谈判次数和时间。
“为了保障谈判的顺利进行,我认为,两国在正式谈判之前,必须约定谈判时间,如此才能避免因为两国利益分歧,导致谈判无法进行!”
对于这一点,石井菊次郎当然没有任何异议,东京的态度非常明确,必须尽快达成协议,在胶澳前线的第一军,几乎每天都会发十数封电报,他们的要求非常明确,他们需要『药』品、弹『药』、粮食、冬装,现在胶澳前线的第一军官兵,大多数都是穿着秋装和支那人打仗,所有必须要加快谈判的进程。
“本人希望谈判每天开会,星期日也要开,以赶快解决为原则。”
面对石井的要求,陆徵祥先是故做深思一会,然后便开口说道:
“每天开会是可以的,不过星期天要开,外『交』习惯上没有这个成例,似可不必,而且涉及到外『交』部大量职员加班事宜,中国政fu财政窘迫,外『交』部预算有限,若是再加以加班费,恐非外『交』部所能承受,希望特使阁下能够理解!”
对于石井的这一套,陆徵祥在腹中早有定计,他说出来自己的借口时,无论是参与谈判的朱尔典、康德亦或是芮施恩,都不于置否的点了点头,陆徵祥高说的是事实,星期天谈判没有一没有先例,二来经费紧张,也算是一个借口。
“还有一个问题,虽然每天开会,不过我虽为中国方面谈判首席代表,然却身为中国外『交』总长,不能把其他正式约会通统取消,因此每天上午必需腾出时间,接见宾客,所以会议只能在每天下午举行。”
又是一个合情合理的借口,尽管东京强调谈判越快越好,以尽快结束胶澳事变,撤回胶澳的第一军,挽回日本陆军的面子,但这会中方的要求合情合理,石井菊次郎无奈,只得同意了下来。
在石井菊次郎同意之后,陆徵祥又接着说道,
“那么规定每天下午五点开始谈判。”
对于陆徵祥的拖延,石井菊次郎立即提出异议,
“五点太晚了,最好下午两点开始,而为了日中两国尽快恢复和平,为东洋之安宁,谈判夜间也必须持续。”
“咳、咳……”
陆徵祥到是先咳了两声,随后就地还价道,
“两点钟谈判没问题,但是我身体太坏,不能夜里继续开会。”
而一旁的芮恩施则在朱尔典试图『插』话时,抢先说道。
“我们认为夜间谈判无疑也是不合适的!”
无论是相比于英国或是法国,美国的对华政策相对简单一些,美国所追求的是商业利益,避免某一国独吞中国,而在这场谈判中,华盛顿的指示非常明确,支持中国的合理要求。
天助自强者,在两国冲突之前,和其它国家公使一样,芮恩施也曾游说袁世凯做出让步,但最终,当队在战场上展现了保卫国家的能力之后,尤其是在几乎全歼日本舰队之后,一直在太平洋对日本持以警惕的美国,可谓是长松了一口气,而在松口气的同时,美国对中国的态度亦发生了变化。
现在在美国海军、美国政界,都开始涌现一股思想,即扶持中国对抗日本,对于东西面对两大洋的美国而言,他们既需要在大西洋对抗传统欧洲强国,又需要在太平洋同日本对抗,对于欧洲,尚可借助欧洲传统列强间的敌意加以平衡,而亚洲的日本却是无人可以制衡,在这场冲突中,中国的异军突起,可以说,让美国在一夜之间看到了一丝维持太平洋均势的希望,准确的来说,是看到牵制日本的希望。
甚至相比于英国希望亚洲恢复秩序,法国希望中日恢复和平,美国更希望中国能够利用谈判,狠狠的羞辱一番日本或者从日本榨取巨额赔款,从而造成中日两国间的敌意,一但中日两国形成不可化解的仇恨,那么,美国在太平洋就会高枕无忧,美国所需要的仅仅只是在适当的时候,通过适当的表态提醒某一方美国的存在。
而这种提醒,却可以为美国换回意想不到的利益,彼此牵制的中日两国是没有能力在太平洋同美国进行竞争的。也正因如此,芮恩施才会在这时适时的出声对陆徵祥表示支持,而他的话中又显得有些微妙,他特意用上了“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