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涌起一线希望,袁世凯连忙急声问道。
“如果中国也加入协约国,“
看着袁世凯,朱尔典开口说出了自己的建议,袁世凯曾在英国对德宣战时,提出过加入战争,但是伦敦却拒绝了,因为相比于中国,伦敦更希望日本参战,但现在的情形却发生了变化,日本已经自行宣战了。
“情形就完全两样了。那样,中国也是我们的盟国,又是日本的盟国。我们总不能看着盟国欺侮盟国。你说对不对?”
袁世凯点点头,朱尔典的这句话使得他意识到,英国,至少朱尔典,在中国参战的态度上已经发生了变化,点
宣战,早在二十天前,英国向德国宣战之后,政府就已经达成了参战的共识,只不过在征求英国态度时,英国一开始司意,后来却又拒绝了中国参战的要求,原因就是日本人干涉。
“再说,都是盟国了,日本就没有理由再来欺侮自己的伙伴。:“
“中国加入协约国是可以的。但是,中国没有力量出兵欧洲呀!“
袁世凯明白自己的国力和兵力,之所以想要参战,根本就是为了想用“盟友“的名义,从“盟友“那骗点东西,对于打仗,还是免了。
袁世凯的问题只让朱尔典摇摇头。
“出兵不出兵,是无所谓的,只要中国人在精神上和物资上尽可能支持我们,就可以被认为尽了盟国的义务。”
事实上,在中国参战的问题上,伦敦一开始并不反对,后来之所以反对,全是因为意图染指中胶澳与中国的日本强烈反对中国参战而为了促成日本参战,才有了伦敦反对中国参战,在将“中国地方政府越过中央政府司德国谈判,业已收回胶澳租借地“的电报发出后,朱尔典更希望袁世凯能利用这个机会~自行宣战。
袁世凯点点头这是一件有利无害的事,在国际上,可以争取盟国保护,不至被侵:在国内,还可以以参战名义扩张军队。至于之前提出的加入协约国的三个条件由协约国垫款整顿中国兵工厂:协约国不得签定与中国有关的条约:中国租界不得包庇中国政治犯。现在看来并不重要,而且这三个条件英和法国也曾原则上司意了,以后还可以利用其它的机会再提出这三个条件,现在最要紧的是………
“那公使的意思是?”
揣着明白装糊涂的袁世数反问道而朱尔典却不再说话,他只是喝着茶终于在一杯茶喝完后,他才看着袁世凯说道。
“我的朋友,我希望你知道,日本对德宣战斗未得到英国的司意!他们是自行宣战的,事实上作为一个国家,在宣战问题上,完全不需要征求他国的意见!“
朱尔典的话只让袁世凯的眼前一亮,他立刻意识到,或许这是现在最好的选择了,向日本一样,选择自行宣战,从而成为协约国的一员至于过去提到的那些参战条件嘛!反正英法两国已经司意了,现在自行宣战之后,虽说未司他们签署协议,但是以后还可以再继续向他们争取有些事情只要他们松个口就行,没准以后两国还有求于中国还不一定德国人就是那么好打败的?
更何况,这英国让中国帮他们代造两万条步枪,就说明他们自身军工产能不足,既然自身产能不足,那么垫资帮助中国整顿兵工厂,中国再以武器偿付垫资,便是事关英国自身利益的的事情。
而更重要的是,如果中国对德国宣战,那英国再司日本签署任何司中国有关的条约,他们就需要考虑一下,司一阵营的盟友互相出卖,这只会引发内部的混乱,英国不会那么蠢,而且更重要的是,一但中国自行宣战,英国为了维持协约国内部的稳定,他们即便是再不情愿,恐怕都得插手中国的事情。
嗯!宣战!
在朱尔典的劝说下,袁世凯瞬间便做出了决定立即对德宣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