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通?”
杨元庆微微笑了起来,“可能是我没有表达清楚意思,被俘唐军不止是独孤怀恩一人,还有数万将士和不少文官,如果只有独孤怀恩一人被释放,会不会让李渊认为独孤家族在背后做了什么事,反而对独孤家不利,独孤太保以为呢?”
独孤良当然知道会有这个后果,他来太原的真实意图也不仅仅是为了救独孤怀恩,他只是用独孤怀恩为话题,最后和杨元庆讨论独孤家的前途问题。
当然,独孤怀恩的事情处理不好,独孤家的前途问题也就无从谈起,沉吟一下,独孤良又笑道:“我们也并不是让殿下立刻放人,而是希望殿下能够善待他,另外,等长安特使前来讨论战俘事宜时,殿下能够优先考虑独孤怀恩的释放,如果是这样,不知我们能否商谈条件?”
话已经说到这个程度,杨元庆再装傻就没有什么意思了,他点了点头,终于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我很欢迎独孤少保来太原,也不会忘记当年我和独孤家主的愉快合作,我也很期待我们的合作能够继续下去,如果独孤家族能够表现出足够的诚意,我可以保证独孤家族在隋朝统一天下后的利益。”
独孤良大喜,“不知我们需要怎么做才能是有足够的诚意?”
杨元庆却不肯明说,含蓄地笑道:“这个很简单,独孤家族最富有的东西,也就是我们隋朝最急需,最缺乏的物品,我想独孤少保应该明白我的意思……独孤良告辞而去,但张雷却留了下来,杨元庆和独孤良的谈判只是一种原则性的谈判,杨元庆需要粮食,独孤家族可以提供粮食,但具体的数额和交付方式双方没有再详谈,这就是由张雷这个中间人来带话。
杨元庆坐在桌案后沉思不语,张雷站在一旁却有些忐忑不安,他并不愿意做这个中间人,或者说,他并不愿意做独孤家族的中间人,他是隋臣,不想为了家族而背叛隋朝。
但事情的变化却由不得他做主,他最终将面对家族和隋朝之间的选择。
良久,杨元庆看了他一眼,微笑道:“张少监似乎有点困惑?”
张雷默默地点了点头,“下官不知何所择?”
杨元庆见他没有明白自己的暗示,又笑道:“那我是该叫你独孤少监。还是继续称呼你张少监?”
张雷这才明白刚才楚王称呼自己为张少监而不是独孤少监的深意,他心中一阵激动,连忙道:“下官愿为张少监!”
杨元庆点了点头,又意味深长道:“我理解你的心意,但我希望你为独孤少监,代表独孤家族和隋朝谈判。”
张雷依稀有点明白杨元庆的深意了,但还不是很明确。他有一种明悟,此刻将是他人生的一大转折。
他咬了一下嘴唇,“下官愚钝。未能体会到殿下的深意,望殿下明示。”
作为一个执政王、大隋最高军政首脑,杨元庆是不会将一些事情明说。因为很多事说明了,就会变成一种承诺,一旦完成,将会极大影响他的威信,这也是杨元庆慢慢才体会到。
作为上位者,很多话需要是是而非,用一种宛转和含蓄地说法,要给自己留一点余地。
其实做普通人也是一样,什么事情都不能说得太明确,尤其在亲朋好友和同事之间。拒绝不能明确,而是应该说,我会尽力而为,拒绝得太明确会伤人心。
同样,答应也不能太爽快干脆。须知很多事情都是成事在人,谋事在天,一旦答应得太肯定,而又办不成时,不仅会令亲朋失望,令自己的名誉和形象受损。而且还会耽误别人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