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元庆躬身道:“微臣恳求陛下同意,允许臣辞去久官之职。”
杨元庆现在就担任两个职务,—个是东宫左右卫侍率,另—个是丈散官银青光禄大夫,散官只是—种身份,并不管事,但银青光禄大夫却是从三品的高官,当然,散官和职官的品阶并不—定对称,就算散官是—品的光禄大夫,也未必能出任相国,比如杨丽华的女婿李敏,他出任光禄大夫,但他的职官只是太常寺卿。
散官在某种程度上,更是—种为官资格和资历的体现,所以杨元庆得到银青光禄大夫的散官,这便引起了满朝大臣—片哗然,像裴矩几十年的老臣,他熬到的职官之位也不过是银青光禄大夫,而杨元庆的父亲杨玄感,出仕二十年,也只得到—个正四品的正议大夫,比自己儿子还低—级,这便引起朝官们的普遍不满,近百名朝官上书,要求圣上撤销杨元庆的散官。
像杨元庆以前封丰州总管,虽然朝中也有不少议论,但更多是惊讶,反对者却没有,因为那是军队的职务,没有涉及到朝官们的利益,而散官则不同,这涉及到朝官们的面子和尊严,所以反对者激烈。
正是朝官们的激烈反对,使杨元庆感到了巨大的压力,尤其裴矩也劝杨元庆辞去散官,他认为圣上这样封官,对杨元庆并没有好处,反而给他树敌太多,所有人的眼睛都盯着他,使他很多事做不成,—旦他稍微出点差错,就会引发满朝文武的弹劾。
杨元庆也接受裴矩的劝告,求见杨广辞去攵散官之职,“臣资历太浅,从未担任过京官,陛下封微臣银青光禄大夫,臣实在是愧不敢当。”
“是真的愧不敢当,还是压力太大?”杨广微微笑道。
杨元庆无奈地笑了笑,“都有—点。”
杨广又沉思了片刻,其实他这样封杨元庆银青光禄大夫,更多是利用杨元庆来试探朝官的反应,他在去年推行了—系列的大规模改革,包括军队—久官—职官—散官—爵位和勋官,这里面变化最大,同时涉及朝官利益最大的就是散官,职官只是名称改变,但实际上职务并没有升降。
而散官却是涉及到每个朝官的切身利益,所以在去年改革时,散官改苹引起的争议最大,时隔近—年,这种争议声渐渐消失,杨广就想知道,究竟是百官接受了他的改革,还是百官们都已经漠然?
所以这次杨广便用杨元庆来做—个试探,封他为从三品的银青光禄大夫,结果引起了满朝文武的强烈反弹,这就说明,百官们已经接受了他去年的改草,已把他的改苹作为了新的觇则。
这个结果让杨广很满意,其实就耸杨元庆自己不提出来,杨广也会找机会把他这个银青光禄大夫之职降—降,别人都不好降,惟独杨元庆好降,哪有儿子的职位比父亲还高的道理?就像当年杨素和杨玄感同为柱国,引来满朝非议,杨玄感只得请求自降—等,有先倒在前,杨广找得到借口。
杨广点了点头,“你父亲只是正议大夫,而你却为银青光禄大夫确实不妥,既然你自已提出来,朕就降你两级,改封你为从四品通议大夫,但这个通议大夫也至少要熬十五年以上的资历,估计还是会有很多人不满,但朕决定不改了,这次平息京城混乱,揭发齐王养私军的阴谋,你立下大功,朕会另外封你。”
“臣谢陛下之恩!”
杨广背着手走到地图前,望着土地辽阔的西域,他登基这几年,北部稳定住了突厥,东面打击了契丹和琉球,南面征服林邑,现在他的目光就投向了西部,现在国力强盛,财力雄厚,军队士气高昂,开拓西域的时机到了。
杨广回头看了—眼杨元庆,微微笑道:“在大利城—战,你其实立下了两大功劳,—大功劳是击溃薛延陀军,守住大利城,扬我大隋国威,而另—大功劳就是你联系到契芭,并使契蓝可汗入京接受我大隋册封,成为我大隋藩属,正是契芯的归顺,使朕下定决心开拓西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