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意外兼任

大明官途 高月 4204 字 11个月前

朱标正奋笔疾书,连忙摆摆手笑道:“先坐一下,等我批阅完这本折子。”

李维正起身坐下,他见朱标的气色颇好,比去年初见他时似乎长胖了一点,而且脸色红润,李维正心中不由有了一些疑惑,历史上朱标就应该就是这两年去世,可他眼前的样子却并没有任何先兆。

这时,朱标批完了奏折,把笔放下笑道:“怎么样,任命有些出乎意料吧!”

李维正知道他指的是什么,便点点头道:“臣确实没有想到皇上居然又任命我兼任蓬莱千户,对此,我着实有些不解。”

“这件事莫说你,就是当朝尚书也未必知道皇上的深意,就在上个月,皇上秘令蓬莱水师运送五十船库存军需物资到高丽,再由高丽国王李瑶转卖日本南朝,想从日本南朝那里刮一批银子补充财政,不料中途却遭日本大内世家以及倭寇袭击,损失了近十船物资,船队无功而返,现停泊在高丽,皇上由此在宫中大发雷霆,遂杀了指挥不力的蓬莱千户。”

朱标说到这里,他站起身来到一幅幕布前,刷地拉开了帘幕,墙上竟是一幅大明地图,地图上简单地画有大明的属国高丽,朱标拾起一根长棍,指着高丽东南角一个港口道:“目前船只就停泊在釜山港,皇上既然任命你为蓬莱千户以及威海卫指挥使,我可以认为他就是要让你护送这四十艘大船到日本南朝,这是其一,其二便是倭寇屡屡袭扰我大明沿海,我们却被动防御,倭患难平,这次你在零丁洋全歼一支倭寇,使皇上大为振奋,我猜想皇上的另一个用意就是让你去打倭寇。”

李维正的心渐渐热了起来,指挥大明舰队纵横大海,这是何等令人向往,他不觉有些出神了,仿佛看见自己率领大明船队在高丽和日本靠岸时的情形。

“你在想什么?”

李维正见朱标向自己看来,连忙谦虚道:“臣并不是很懂海战,心中很是紧张。”

朱标走过来拍了拍他的肩膀微微笑道:“没有谁天生就会打仗的,多练练就是了,在定远县我就知道你有这方面的天赋。”

说到这里,朱标的脸色渐渐变得严肃起来,他盯着李维正的眼睛道:“你也应该知道我手下最缺乏的就是领兵的大将,等我即位时,蓝玉、冯胜、傅友德等一批老将也早已退役了,年轻的一辈就会脱颖而出,徐辉祖、常升、李景隆等功臣二代固然可以倚重,但你是我一手提拔的心腹之人,我希望你有一天能成为我的左膀右臂,助我削平藩国。”

李维正听朱标竟然在自己面前坦言削藩,这其实就是一种莫大的信任了,他默默地点了点头,记住了太子之言。

朱标又让他坐下,从抽屉里取出一封信笑道:“还记得这封信吧!这就是你在黄州府阳逻镇得到的齐王之信,现在已经没有什么意义,这封信你就替我还给齐王吧!”

说着,他将信递给了李维正,李维正明白太子的意思,在山东为官将不可避免地会和齐王朱榑打交道,朱标让自己交还齐王信件,就是想替自己缓和与齐王在夺信案结下的梁子,朱标处处替自己着想,可谓用心良苦。

李维正心中感动,他跪下恭恭敬敬地磕了一个头,异常诚恳地道:“殿下的知遇之恩,臣铭刻在心,须臾不敢忘记。”

从东宫出来后,李维正便去兵部办理就职手续,按照兵部给他的批文,他最迟将在明年三月前赴威海卫上任,这期间他没有了事情,放长假两个多月,李维正的心思转到了家庭之上,准备迎接孩子的出生。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便到了大年三十,这一天是家家户户最忙碌的日子,近半个月的准备,就将在今晚摆出一年中最丰盛的宴席,李维正的父亲李员外三天前赶到了京城,和家人团聚,另外顾英的父母,也就是李维正的舅父、舅母,也从苏州来到京城,准备过完年后正式将顾家总店迁到京城。

家里人口众多,济济一堂,宅院里显得格外热闹,一大早李维正便被叶紫童和倩倩赶出了家门,让他去外面喝茶,等中午时再回家吃饭,李维正落得轻松,便带着十三郎来到附近一家有名的茶馆。

这几天天气晴好,气温开始回升,街上、屋顶的积雪几乎消融殆尽,只有在背阴处还偶然能看见一堆肮脏发黑的积雪,街头各家小杂货铺前都挤满了前来买东西的孩子,他们穿着新衣、新鞋,兜里揣着父母给的压岁钱,寻找着已经眼热了一年的各种玩具和吃食,最后剩下的一把铜钱买了几串爆竹便一哄而散。

茶馆里人声鼎沸,坐满了前来喝茶的客人,今天是女人们忙碌的日子,男人们则出门逛街,大多聚在茶馆里聊天吹牛,李维正这十几天闲来无事,几乎每天早上都要来这家茶馆泡一阵子,也算是茶馆的老客了,他出手大方,因此伙计每天都会给他留下一个二楼靠栏杆的好位子。

李维正上了二楼,一名十几岁的小伙计热情地迎了上来,“李爷来了,快快请上座。”

小伙计拉开椅子,把桌子又擦拭了一遍笑道:“今天照例是杂剧《刘巧儿过年》和《穆桂英挂帅》,明天大年初一,小店歇业一天,后天敝店特地请来镇江府有名的梅家杂剧苑,上演《西厢记》,一共六折,要连续演出六天,李爷可千万别错过这个好机会。”

“知道了,先给我上一壶好茶,再来一盘上好细点,最好是顾家的细点。”李维正摸出一张两贯钱的宝钞,随手扔给了他笑道:“这是给你的赏钱,看在今天是大年三十的份上,算是我给你的压岁钱。”

小伙计接过钱连连称谢,他连忙跑去冲茶准备点心了,李维正喝茶的这座茶楼一共有两层,在一楼最前面有一块小舞台,明初时杂剧依旧兴盛,而且朱元璋虽然对普通百姓的人身自由限制严格,但在思想上却比较宽容,并不象明朝中后期那样钳制百姓的思想,许多反映民间疾苦和历史故事的剧本他都允许上演,因此杂剧的内容大多真实而贴近生活,深受百姓的喜爱,茶馆便是最好的演出场所,几乎每家茶馆都有专门的演出场地,茶馆也由此每天吸引了大量的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