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确定投拍

“这真的是你写的?”这种震撼比给光头强的还要强烈一些,他们可是从小一起玩到大的,连谁屁股上面有几颗痣都清清楚楚地,对于颜旭能突然间的写出剧本来,比有人告诉他们耶稣是女人更难以让人置信。

“对!”颜旭点了点头,“我这些天就忙它了。”

“你怎么回写剧本?”鬼东看着颜旭问道。

“你忘了吗?当年上学的时候,有一年暑假,我曾经在一个剧组里面打过一阵的工,你们两个也一起去的,只不过你们嫌累,后来你们又去了冰室打工。”颜旭早就想好了怎么说,也幸亏在他的脑海之中还有着这样的一段记忆。

“你也只比我们多呆了一个星期而已。”鸡毛对颜旭竖起了中指。

“一个星期足以学到很多东西了!”颜旭回了一个中指,有些得意的道。

“喂,你们两个觉得这剧本怎么样,又没有搞头。”光头强打断了三人的打屁。

“当然有搞头了,绝对能够赚钱,现在整个香港都在讨论这件事情,看的一认定不少。”鸡毛道。

“就是,而且场景也不多,就几个地方,投资也不会很高。”鬼东点着头。

“我看这个根本不用放到午夜场,如果拍得好的话,根本可以不限制场次播放。”

“阿旭,这个本子公司要了,我给你三万块买下它。”光头强看着颜旭道,三万块,对于一个新人编剧来说绝对是高报酬的了,一些大的电影公司最多也就出这个价,一两万是最普遍的,现在就是顶尖的编剧一个本子最多也就五万块,像极为稀少的百万编剧,更是要在将近二十年后才会出现。

电影作为一门综合艺术,照道理编剧应该受到特别的尊重才对。所谓剧本,那可是一剧之本,一部电影的开端往往是编剧的开始创作。但是在香港,编剧却长期以来得不到他们应得的合理待遇和地位。

八十年代的香港流行多人创作,一个剧本往往是编导带着一群编剧创作,就好像是工人在开工一样,各自领自己的材料,这也是编剧长期无法出头的原因,很多的编剧往往都回转职成为导演或者制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