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千万贯

苏轼赶紧上前看。

只见那“灯笼”,是一个圆形的“石球”,球体中间凿出一块空间,让这球体成为一个上下有顶有低,三面露空,一面是石屏的“石窝”。

这“石窝”里刚好放着一块点燃的“煤球”。

这石灯笼的造型极其简单,若是已有采石场打磨成型的球形圆石,一名石匠一天能够打制两三个出来。

但苏轼见这“石灯笼”形态特殊,上面有遮蔽,不会被雨水打湿,而露空的几面,正好都冲着路面,已供照明。

再者这些煤球易点燃却不易熄,除非遇上极端天气,否则等闲风雨,是不会让这些石灯笼里点燃的“煤球”熄灭的。

“啊呀!远之,你不会是特地点了起了这些灯烛,送我们两人归城吧?”

苏轼脸上流露出“何等荣幸”的表情。

“不是特地——”

明远笑道:“这是小弟选择搬到城外时就已经想好的。”

他的做法是,选择点燃时间刚好是六个时辰的“煤球”,在天色将晚的时候全部点燃,然后派一名长随,提着炭盒,拎着这些点燃的煤球,挨个将煤球放到石灯笼里。去时点路左边的,回来时点另一边的。

如此一来,他在凤凰山的宅院,到据此最近的杭州城城门之间,就有了一条整晚都有“自动照明”的道路。

“苏公,小弟的性子您也知晓,最是闲不住。即便住在城外,也时不时会想起某件吃食,又或者想起来有哪家瓦子的戏想看……”

“有了这条道路,小弟就能随时随地,想起来就进杭州城!”

他这是在表达一个意思:我干这个可都是为了自己,是在为自己花钱哦!

他必须得强调这一点,否则这点钱就不能算是他“花出去”的。

苏轼见状却感叹:“这个法子好!”

“若是杭州城外条条道路上都摆放上这样的‘石灯笼’,那些住在城外,却在城里讨营生的百姓,便不怕走上这一段夜路。”

苏轼站在这条被“石灯笼”照亮的道路忍不住遐想连篇。

“不止是城外的道路。城内那些光线昏暗的运河畔,阑干旁……”

事实上,杭州城内每年晚间都会发生落水事故,都是因为水边黑暗,让人看不清道路或是桥面的。有些人落水之后能及时被人救起,但也有人就此丢掉性命——苏轼前两天开始接触杭州通判的公务,就从案卷中见到了这些触目惊心的内容。

想到这里,苏轼欣喜如狂,转过身,握住明远的手:“远之,某知道啦,某知道啦!”

他随即一拉种师中:“端孺,快,随我回城,我们去见沈知州去。远之也去?”

明远却婉拒了苏轼的邀约。

这一项亲民善政的功劳,他本就是打算让给苏轼的。

目视着苏轼与种师中车驾上的灯火渐渐远去,明远果然听见了耳畔1127上线的声音。

“恭喜您,亲爱的宿主,因为您率先实现了‘公共照明’并加以推广,您获得了50点蝴蝶值!”

“50点?!”

明远有点惊讶。

自从他一口气搞到好几个“二百五”之后,就很长时间没有得到过50点这么少的蝴蝶值了。

“对,50点。虽然您在杭州城中首次实现了‘公共照明’,但事实上,这个时空的人们距离实现这一点已经非常接近了!”

按照1127的解释,杭州西湖边的圆通接待庵2,就向往来路人施舍灯笼,供其夜间照明。虽是寺院的行为,但从其公益性而言,已经和后世的公共照明非常接近——只是没像明远那样,将照明设备固定在需要的地方而已。

第二天,明远就听说,杭州知州沈立,向凤凰山附近的采石场,订购了数百枚“石灯笼”,并且正在四处打听,哪里可以买到汴京城中常见的那种“煤球”。

明远想了想,找来《杭州日报》的新任编辑:“这是个好故事,让它见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