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就看着好了。
除了少数另类,大家谁身上没点毛病?
真要抓起来,也没几个人是无辜的,诏狱里那些体无完肤之辈,还就真的没一个无辜的,全都是手脚不干不净的,当然他们同时也是阻碍太上皇施政的绊脚石。
有些身上一样有问题的,因为支持太上皇的施政,所以被保留下来。
现在,新皇帝不过是在做和太上皇一样的事情,想要让反对自己的人填满诏狱的空位。
很显然,这只不过是第一步罢了,民政部才被打击二十三个人,估计是手脚比较毛躁,没有擦干净屁股,被一眼看出来的。
通过审讯他们,还能拔出萝卜带出泥,把一系列和他们有牵扯的人都给揪出来。
皇帝要真是铁了心整死枣祗,是可以把他在民政部的“党羽”一网打尽,打个干干净净一点不剩的。
枣祗自己干干净净,奈何“党羽们”没有那么干净。
一人独善其身是不够的,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所以人们都认为枣祗是明白皇帝的意图,发现自己无法就这个问题迎击皇帝,所以选择以退为进,自己主动退休,保住民政部的元气。
这一步在大家看来走的不可谓不壮烈,一个元从级别的老臣自我牺牲,换来部下的平安,何其难得。
然后皇帝驳回了枣祗的乞骸骨陈情表,让他继续做他的民政部尚书。
哦,这也正常,为表尊重,表示你对朝廷十分重要,一般都是三辞三让。
当年郭鹏篡位的时候也是这流程,大家走个过场,给彼此一个面子,日后好相见。
枣祗大概也是这样认为的,所以很快上了第二封乞骸骨陈情表。
皇帝再次驳回,让枣祗继续做他的民政部尚书。
然后枣祗上了第三表,再次乞骸骨。
皇帝再次驳回,说自己离不开枣祗,让他继续做民政部尚书。
好了,三辞三让的流程走完了,下一步,就是枣祗上第四表,皇帝顺水推舟的答应,给枣祗一点荣耀,让他荣耀归乡,完成自己的使命。
元从老臣枣祗,就此告别官场,告别政治,回归家乡安度晚年,江湖上再也不会有他的传说。
于是枣祗上了第四封,情真意切的乞骸骨陈情表。
正当大家以为这场廉政风暴会很快结束的时候,皇帝出乎意料的再次驳回了枣祗的陈情表,继续让他做民政部尚书。
欸?
这好像不对?
不是说好三辞三让就结束的吗?
给面子也不用给第四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