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他觉得自己这个时候过去是不是已经晚了,是不是已经不能建功立业并且成为郭鹏身边重要的一号人物了。
等好不容易渡过了黄河,距离邺城已经不是很远的时候,荀攸意识到,某种意义上自己来得有点晚,但是从另一种意义上来说,自己来的刚刚好,不早也不晚。
郭鹏封公,建立魏公国,大封群臣诸将,给他们魏公国的官职军职,但是漏掉了一个应该说是很关键的人物——郭鹏的行政系统里的二把手,荀彧。
荀氏来信里说的很明白,荀彧站错了队伍,得罪了郭鹏,在该表态的时候不表态,不和郭鹏一条心,所以不再被郭鹏当作自己人,而是被当作了敌人。
事实证明,做郭鹏的敌人是一件非常难受的事情。
有官职有地位有俸禄有事儿干,就是无关紧要的边缘人。
荀彧被郭鹏毫不犹豫的从权力核心内赶了出去。
郭鹏毫不犹豫的把荀氏的代表赶了出去,荀氏一时间危如累卵。
荀攸此来,不仅是为了他自己,也是为了荀氏,为了一大批颍川士人的野望。
于是荀攸明白了自己貌似是赶上了一个特殊时期,一个非常不妙的特殊时期。
自己来,是来止损的。
那个小了自己七岁的叔父会犯这种政治上的错误,可真是不应该。
如果换作荀攸,一定不会犯这样的错误,这种错误甚至可以说是愚蠢的,时局到了这个地步,难道还看不清楚未来的走向吗?
但是不得不说,荀攸挺佩服这位小叔父的。
因为他言行如一,表里如一,是真君子,从来不说违心的假话,不做违心的事,说什么就是什么,私下里和公开场合也是一模一样,不是两面人。
荀攸一直都觉得荀彧这样的人出现在这个世道是一件挺有趣的事情的。
而且还偏偏出现在荀氏,出现在这个累世高门之家,成为它的一份子。
学足了本事,带着自己做人的本分投入了仕途,一直都在坚持着某些事情,面对时光的流逝,面对大势的转变,不为所动,坚持本心。
天下到了这个地步,大势到了这个地步,过去已经不可能再回来了,大家都开始为了生存而努力拼搏,可荀彧,还是在为自己的本心而活,活成了他自己。
多少人都戴着面具苟且求生啊,这不丢人,真的,这不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