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十日谈 [意]卜伽丘 1729 字 2022-09-18

紧接着这一表白,他写出了全书思想境界最高的一个爱情故事:“绮思梦达殉情记”(第四天故事第一)。意大利近代著名文艺评论家桑克提斯(desanctis,1817-1883)曾把《十日谈》和但丁的《神曲》(diveedy)并列,称之为《人曲》(huanedy)。人间百态、形形色色的人物,都进入了作者的创作视野:一百个故事塑造了国王、贵族、僧侣,后妃、闺秀、梳羊毛女工,高利贷者、贩夫走卒等等不同身分,各各具有性格特征的人物形象。从中世纪以来,欧洲文学还是第一次用现实主义的笔法,在作品中反映了这样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十分可贵的是作家的人道主义精神,总是关心人的命运——人们怎样试图摆脱封建教会的精神枷锁,好掌握自己的命运。因此,从某一方面说来,这“人曲”又是一部猛喝一声的“醒世小说”,让大家睁眼看清楚了社会的黑幕:那些披着神圣外衣的天主教神父正在暗地里干些什么害人的勾当。革命导师曾经这样提到但丁——卜伽丘所终生敬仰的前辈诗人(1265--1321):“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这段评语在某种意义上同样适用于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卜伽丘身上。他处在一个“承前启后”的位置上。虽说他面向着一个新时代,但究竟来自旧世界,并不那么容易和中世纪的旧思想、旧观念划清界线。《十日谈》中的一些旧的伦理道德观念,以至一部分糟粕,可以从这里得到说明。当然,“启后”,新观念的表达,新世界的向往,是这部杰作的主要一面。从这一个意义上说。桑克提斯这样认为也是有一定道理的:“但丁结束了一个时代,卜伽丘开创了另一时代。”

桑克提斯甚至还提出“卜伽丘是十四世纪的伏尔泰”。当然,后来法国启蒙时期的优秀作家,象伏尔泰等,对于天主教会所庇护的封建思想,批判得更深刻、更彻底,更有说服力;但这些批判几乎都可以在几个世纪前这部巨著里找到它们的先声。

底下就进一步,从几个方面谈谈《十日谈》思想意义——谈它的进步性,也要谈它的局限性。

1348年,欧洲中世纪,一场可怕的瘟疫爆发了。繁华的佛罗伦萨丧钟乱鸣,尸体纵横。十室九空。人心惶惶,到处呈现着触目惊心的恐怖景象,仿佛世界末日已经来到了……卜伽丘在他的巨著《十日谈》里,一开头就通过许多给人以真实感的细节,描绘出一幅幅阴暗的画面。小说就在这样一片悲惨的气氛中开始。

在这场浩劫中,有十个青年男女侥幸活了下来,他们相约一起逃出城外,来到小山上的一个别墅。只见周围尽是一片青葱的草木,生意盎然;别墅又修建得非常漂亮,有草坪花坛,清泉流水,室内各处都收拾得洁静雅致。十个青年男女就在这赏心悦目的园林里住了下来,唱歌跳舞之外,每人每天轮着讲一个故事,作为消遣,住了十多天,讲了一百个故事。

从一座触目凄凉的死城,忽然来到阳光灿烂、歌声欢畅的人间乐园,这一对比是强烈的,叫人眼前顿时为之一亮。这柳暗花明又一村、换了人间的境界,可说具有一种象征的意义,就象从中世纪的禁欲主义的森严统治下解放出来,人们忽然发现,原来这紫姹红嫣的现实世界是多么美好,多么值得歌颂啊!

马克思曾经指出:“废除作为人民幻想的幸福的宗教,也就是要求实现人民的现实的幸福。”卜伽丘笔下的那些充满着对人生的热爱,一心追求尘世欢乐的故事,就是抛弃了天国的幻梦,宣扬幸福在人间。《十日谈》这部杰作,可说是在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早春天气,冲破寒意,而傲然开放的一朵奇葩——那笼罩大地的寒意(象中世纪黑死病一般摧残人间),就是庞大的天主教会的黑暗势力。

我们只有把这部古典名著和它的特殊的时代背景,特殊的历史使命联系起来,才能更好地理解它,珍惜它在历史上的巨大的进步意义。

开卷展读《十日谈》,我们看到,头上接连几个故事,全都是对当时炙手可热的天主教会的讽刺和揭露。一篇故事就是一篇挑战书,显示出一种不可轻视的力量,代表了整个作品、以至一个时代的批判精神,很值得我们注意。让我们首先挑“杨诺劝教”(第一天故事第二)读一读吧。

巴黎有个丝绸商,名叫杨诺,和一个犹太商人十分友好,几次三番苦劝他抛弃犹太教,改信正宗的基督教。最后,那个犹太教徒表示,如果非要他政变信仰不可,那他先要到罗马去考察一番再说,看看天主派遣到世上来的代表(教皇)气派究竟怎样。他果真赶到了罗马,在教皇的宫廷里他看到的是什么景象呢?

从上到下,没有一个不是寡廉鲜耻,犯着“贪色”的罪恶,甚至违反人道,耽溺男风,连一点点顾忌、羞耻之心都不存了;因此竟至于妓女和娈童当道,有什么事要向廷上请求,反而要走他们的门路……

他又继续留意观察,把这些寡廉鲜耻之徒的贪得无餍、爱钱如命、买卖圣职等所作所为,全都看在眼里。触目掠心的情况使那个严肃的犹太人提出这样一个结论:罗马蚜儿是什么“神圣的京城”,乃是藏垢纳污之所:教皇、红衣主教,这些人本该是基督教的支柱和基础,却无恶不作,无非要叫基督教早些垮台,有一天从世上消灭罢了。

至此,读者一定会象杨诺一样,以为他再也不会皈依基督教了吧;可是卜伽丘显示了一位短篇小说作家的技巧,让亚伯拉罕把话头一转,使故事得到了一个出人意外的结局:“可是不管他们怎样拼命想把天主教推翻,它可还是屹然不动……这么说。你们的宗教确是比其他的宗教更其正大神圣。”因此他竟下了决心,到教堂去接受基督教的洗礼了。

作者本人是个天主教徒,做不到象无神论者那样根据宗教的本质来彻底否定天主教;但是不给天主教会一点光彩,还它漆黑一团的真面目,把天主教的值得存在的理由,仅仅说成在于它本该象一个被蛀空了的大厦那样倒下去,却终于还支撑在那里,这对于天主教会岂不有着极大的讽刺意味?卜伽丘大大发扬了他的前辈但丁对教会的批判精神。

这篇故事带有提纲挈领的意义。就象楔子(十个青年男女的聚会)在艺术结构上成为全书的一个框架,这第一天故事第二,可说在主题思想上为整个作品定下了基调。《十日谈》中许多批判性的故事,又可说通过无数生动具体的艺术形象,对于“杨诺劝教”这故事所勾勒的轮廓,进一步地、多方面地赋予血肉,充实内容;或者是冷嘲热讽,或者是嬉笑怒骂——一句话,在卜伽丘的犀利的笔锋下,“神圣的”封建教会显现了它的原形!革命导师恩格斯曾经这样指出:“当时反对封建制度的每一种斗争,都必然要披上宗教的外衣,必然首先把矛头指向教会。”

这是因为在欧洲中世纪封建社会里,罗马天主教会是压在人民头上的一座大山,它是各国最大的封建地主,也是封建制度的最顽强的精神支柱,它给封建宗法制度绕上一圈神圣的光彩。它的教堂、修道院、宗教法庭、异教裁判所,遍布在每个封建庄园,每个新兴的城镇——可以说,庞大的天主教会组织就是一面编织得密密层层的大蜘蛛网,几乎挂满在西欧的每一块土地上,它的势力伸入到每个偏僻的角落,渗透到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除了残酷的经济剥削外,它的职能就是对广大的人民实行全面的、无孔不入的精神统治。因此情况必然是:“要在每个国家内从各个方面成功地进攻世俗的封建制度,就必须先摧毁它的这个神圣的中心组织。”

我们也正是首先从这个意义上,对《十日谈》这部世界文学名著给予它历史上的应有评价。

伟大的文艺复兴时代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也的确产生了一系列多才多艺的巨人(包括卜伽丘在内)的时代。但是,另一方面,对于天主教会来说,为了维护、加强它的罪恶统治,这却是一个需要“圣徒”、需要神的“奇迹”的时代。果然,在当时被蒙蔽的愚夫愚妇中间,所谓“圣徒”、所谓“奇迹”,大量地涌现,在《十日谈》里就提到:“一年到头,就没有一天不是供奉着一位圣徒,甚至是好几位圣徒。”天主教会的存在离不开它的特殊需要:迷惑和蒙骗,因此“布置下无数陷阱和圈套”,好象张网的渔夫那样要把众生“一网打尽”。放在这样一个历史背景里,全书第一个故事“歹徒升天”所显示的反蒙昧主义精神,就显得特别可贵了。

一个生前无恶不作的坏蛋,死后,按照基督教义,理应下地狱去了,却被教会奉为“圣者”,为他的落葬举行隆重的仪式,沿途唱着圣歌,哄动了全城。后来他的圣名越传越广,男女老少对于他的敬仰与日俱增,逢到患难,都赶到教堂向他的神像祈求。果然,“天空假着他的手,显示了好多奇迹”。

这个故事的可笑之处,在于一向愚弄人民的天主教会这一回却反而被一个毫无宗教顾忌的坏蛋愚弄了。故事的深刻性也正是在这里:教会捧出选择个偶像来——不管他生前是“圣徒”也罢,歹徒也罢,对于它,反正是一回事,只要归根结蒂,能达到这一个目的:欺骗广大的人民,能在群众中间煽动起一阵狂热的迷信活动,这就够了。